
Altos Radar 挑戰 Lidar 在自動駕駛的主導地位,推出 4D 影像雷達
介紹
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的行業標準,雷達技術一直以來都在提供動力,使自駕車變成現實。然而在這股力量的背後,一家名為 Altos Radar 的新創公司正挑戰基於光的遠端感測技術(Lidar)。Altos Radar 成立於加利福尼亞州,今年一月,最近也剛獲得了從真格基金、Monad Ventures 和李亦凡的 350 萬美元的第一輪融資。既然雷達和 Lidar 一直在奪取自駕車客戶的市場份額這場競爭,Lidar 制造商 Hesai 的創始人兼執行長李念,在這一投資中的參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然而更深入地觀察,這一投資暗示了車載感知領域一個有趣的新發展。
雷達、Lidar 和攝像頭的競爭
根據 Altos Radar 的 CEO 李念的說法,Altos 的汽車雷達在多個方面都優於 Lidar。首先它具有 350 米的感測範圍,這比大多數 Lidar 產品都更長,對高速公路行駛非常有用。它能在大多數天氣條件下工作,因雷達能夠穿透物體。重要的是,Altos 能夠精確測量時速 0.2 米,這對於預測車輛軌跡非常重要。此外它的感測器可以區分的物體的最小間距為 0.31 米。這些是雷達的一些普遍優點,不一定是 Altos 所獨有的。李念表示:“幾乎所有這些都可以改進,”但這些是“設計選擇”,對一些優點的改進可能會導致其它方面的能力受損。
那麼,考慮到雷達具有這些好處,包括其價格低於 Lidar 的價格,為什麼它還沒有被廣泛應用於自駕車領域呢?李念指出,汽車雷達所使用的 77GHz 頻段是一個新的標準,這個標準只在 2017 年推出。由於現有雷達的低解析度,它們只能在提供速度訊息方面起到“輔助作用”。而 Altos 承諾做得不一樣。李念在預錄的展示中展示了這一新創公司的雷達能夠生成所謂的“點雲”資料,也就是即時、高解析度的移動物體的表示,這也是 Lidar 所擅長的。創始人表示這是 Altos 的真正區別所在。
許多一線汽車製造商也將精力投入到高解析度雷達的研發中。但李念認為,大多數方案還不具備生產能力,因為它們往往使用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作為處理器,這需要複雜的程式設計和大量的計算能力。相比之下,Altos 則使用了特定應用整合電路(ASIC),最佳化了特定目的,從而降低了成本和能耗。創始人解釋這是透過“計算最佳化”實現的,這意味著感測器可以在相同的晶片上獲得更多的計算能力。具體而言,該新創公司聲稱,它可以實現比 ASIC 參考雷達設計的效能提高 80 倍。
雷達相對於攝像頭的優勢
Altos 的創始人說,雷達相對於攝像頭的一個優勢是它所消耗的計算資源更少,因為它“只傳輸有用訊息”,並“提供測量距離和速度的額外優勢”。 在 2021 年,特斯拉的埃隆·馬斯克下令將雷達從特斯拉車輛中移除,但那是因為那時雷達的質量令人沮喪,他仍認為“更高解析度的雷達”將改善 Autopilot 和全自動駕駛,根據他二月份接受 Electrek 的存取。
軟體與硬體之爭
李念主張,Altos 的另一個強項是他的團隊。在蘋果公司,他是最早參與從頭開始為巨頭公司的自駕車硬體工作的 150 名員工之一。後來,他在 Pony.ai(一家得到豐田支援的中美合資無人車新創公司)擔任團隊領導人,負責內部雷達和攝像頭團隊。合作期間糅合了軟體和硬體相使 Altos 具備了在軟硬體交叉領域工作的專業知識。李念說:“在處理軟體和硬體時,歷史上一直存在兩個陣營。一個由蘋果代表,同時專注於硬體和軟體的平行開發;另一個是 Android,專注於軟體並將硬體委託給原始裝置製造商(OEM)完成。特斯拉是新時代的蘋果。難以說哪個陣營更好,但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公司都兩者兼顧。”
他補充道:“硬體生產實際上並不困難。我們的競爭優勢在於研發和軟體設計。” Altos 的雷達產品“已經準備好出貨”,該新創公司正在與數十個潛在客戶進行早期對話,包括汽車原始裝置製造商(OEM)和自駕車公司以及美國和中國的大學和港口設施。盡管團隊實力強大,產品進入的是一個非常複雜而廣泛的供應鏈業務,但 Altos 仍面臨著數個挑戰。
結論
從整體來看,冀望以雷達技術取代 Lidar 在自駕車領域的主導地位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任務。然而 Altos Radar 所展示出的技術創新以及其強大的團隊實力是值得關注的。儘管雷達在感測範圍和成本上有著明顯優勢,但要擊敗成熟的 Lidar 技術還需要 Altos Radar 克服供應鏈問題以及與汽車原始裝置製造商和自駕車公司等關鍵利益相關者的合作。
無論如何,這場競爭將有助於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並使廣大消費者受益。新技術的推出有助於實現更安全、更高效的自動駕駛汽車,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不管最終誰能取得主導地位,這種競爭都將推動技術的革新和進步。
延伸閱讀
- 「Lyft 宣布將於 2026 年在達拉斯推出 Mobileye 驅動的自駕計程車!」
- 自動駕駛車測試裏程驟減 50%,Cruise 背影何在?
- 自動駕駛車測試在加州驟減 50%:背後原因揭曉!
- 「Waymo 員工在亞特蘭大可體驗全自動駕駛服務,科技新裏程碑!」
- Waymo 計畫於 2025 年進軍 10 座新城市,機器人計程車測試再度升級!
- 特斯拉自駕服務將於六月在奧斯汀正式啟動,馬斯克再度引領科技潮流!
- 美國安全監管機構擴大對福特無手駕駛技術的調查,背後隱藏了什麼風險?
- CES 2025:自駕車無處不在,探祕未來交通科技新趨勢!
- 2025 CES 亞洲科技盛會:自駕車與未來科技的潮流瞬間!
- 現代汽車變得「反烏託邦」與「失聯」:Scout Motors CEO Scott Keogh 深度剖析汽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