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yplace:數位遊牧工作者的理想工作場所
位於矽谷的新創公司 Anyplace 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市場,讓數位遊牧工作者能夠在任何他們想要的地方預訂酒店或住宿,並最短租期為 30 天。然而這家新創公司在 2022 年初進行了一次重大轉型,將業務模式轉變為運營商模式,推出了名為 Anyplace Select 的產品。Anyplace Select 是為遠端工作者和企業旅行者設計的,讓他們能夠在配備完整辦公裝置的公寓中隨時隨地工作。該公司於 2022 年 12 月停止運營市場,專注於新的業務領域。
行業發展及評估
對於 Anyplace 來說這次轉型被證實是一個明智的舉動。根據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 Satoru Steve Naito 的說法,該公司在 2022 年 1 月接受採訪時的年收入達到了 600 萬美元,而 2022 年 9 月的年收入達到了 600 萬美元,增長了 6 倍。他表示該公司有望在 2024 年初實現 1,000 萬美元的年收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Anyplace 今天向 TechCrunch 獨家宣布完成了 827 萬美元的 B 輪融資。這是該公司自 2022 年 1 月獲得 53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以來的最新一輪融資,由 LAUNCH Fund 的 Jason Calacanis 領投。LAUNCH Fund 的總裁 Michael Savino 加入了 Anyplace 的董事會,同時資金還來自 CapitalX、Gaingels、Riverside Ventures、Potluck Ventures、MSIVC、FreakOut Shinsei Fund、Delight Ventures 和其他一些有影響力的個人投資者。此外 Anyplace 還從矽谷銀行獲得了 200 萬美元的債務。
在近期融資中,Anyplace 的估值幾乎翻了一倍。然而 Naito 沒有具體透露公司的估值。當前 Anyplace 在紐約市、舊金山、洛杉磯和聖地亞哥管理著 100 多套公寓,年佔有率平均在 80%至 85%之間。
商業模式與競爭
Anyplace 的盈利方式是從大型房地產公司(如 Greystar、Avalon Bay 和 UDR)批次租賃未配備家具的空間(每批次一般為 5 到 10 個單位),然後將這些單位裝修成“可工作”的樣子,並安裝家庭辦公裝置和高速網際網路。根據 Naito 的說法,他們的標價取決於市場和價目表,但通常是價格的 50%。有趣的是,Anyplace 並不將自己視為 Airbnb 的競爭對手,因為 Airbnb 通常提供短期租賃。實際上大約 50%的 Anyplace 客戶來自 Airbnb 或其他類似平臺。此外該新創公司最近開始在藍地公司(一家家具公寓管理公司)上列出其物業。
遠端工作的未來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返回辦公室工作,但 Naito 相信還是有足夠的數位遊牧工作者可以給 Anyplace 帶來很多業務。他表示:“大型科技公司傾向於將人們重新帶回辦公室,或者實行更多的混合工作模式。但舊金山、紐約和洛杉磯的辦公室空置率仍然處於歷史高位。我相信遠端工作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是長久存在的。此外疫情已經改變了人們在出差期間的工作方式,即使是在疫情結束後。他們會進行更長時間的出差,仍然過著遊牧生活,這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未來發展與建議
Anyplace 計劃在 2022 年第四季度進軍邁阿密、波士頓、奧斯汀和西雅圖等新的市場。此外他們還致力於改善客戶體驗,例如提供當地咖啡店的咖啡豆和其他定制的當地服務,比如購物中心或瑜伽工作室的建議。Naito 表示:“Anyplace 不僅僅是另一家像藍地、Zeus 或 Landing 這樣的家具公寓公司。他們擅長規模化業務,但他們的客戶體驗越來越同質化。”未來,Anyplace 還計劃透過與不同品牌合作,為客戶提供購買其公寓中的家具或辦公室裝置的選項。
結論
Anyplace 是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新創公司,為數位遊牧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工作場所。他們的獨特業務模式和對客戶體驗的關注使他們在市場上與眾不同。隨著遠端工作的普及和數位遊牧生活方式的趨勢,Anyplace 有潛力在這一領域保持領先地位。隨著公司的擴張和發展,我們期待看到他們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
延伸閱讀
- 荷蘭新創公司 QuantWare 加速量子計算技術的革命之路!
- 長壽專家彼得·阿提亞創立的新創公司終於揭開面紗!
- 巴西牙科服務 BNPL 新創公司 Capim 獲 267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這家新創公司的小型核反應堆能革新癌症檢測技術嗎?"
- 新創公司面臨困境!高估值與收益帶來轉機希望
- 《8 年拼搏與 2000 萬資金投入,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Cushion 宣告關閉!》
- 「AI 音訊新星 ElevenLabs 獲 1.8 億美元 C 輪融資,估值高達 33 億美元!」
- 「歐洲嵌入式銀行新創 Swan 再獲 4400 萬美元融資,推動金融科技新潮流!」
- Canoo 電動車新創公司宣告破產,運營戛然而止!未來將何去何從?
- 首家在 2025 年上市的 AI 晶片新創公司:Blaize 震撼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