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收購新創公司 Mira:將如何影響 AR 硬體行業?
據 The Verge 報導,蘋果收購了擴增實境(AR)頭戴式裝置新創公司 Mira,金額未公開。Mira 成立於 2016 年,由企業家本·塔夫特(Ben Taft)在洛杉磯創辦,為包括環球影城在內的客戶製造 AR 頭戴式裝置。
在被蘋果收購之前,包括藍熊資本、幸福創投和紅杉資本在內的投資者向 Mira 注資 1700 萬美元,押注其透過抬頭顯示和軟體創造 AR 應用程式、遊戲和體驗的能力。
從消費者轉向工業市場
最初,Mira 將其硬體定位為引入 AR 世界的輕量級產品,強調消費者應用程式。但稍後轉向工業應用市場,這是一個更具利潤性的市場,這可能是因為 Mira 在某個時段簽署了與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協議,其中包括幾份軍事合同。蘋果收購後,這些合同是否會繼續存在仍有待觀察。
未來的 AR 路線圖
蘋果收購 Mira 的訊息傳出之際,蘋果公佈了其 Vision Pro 頭盔,這是該公司傳聞已久並首次推出的 AR 產品。當前尚不清楚 Mira 在蘋果 AR 路線圖中扮演何種角色,但 The Verge 報導稱,蘋果的長期產品設計師 Jony Ive 曾是 Mira 的顧問。
影響 AR 硬體行業的可能性
蘋果是全球技術巨頭,其 AR 產品預計將促進 AR 技術和硬體的發展。AR 硬體市場發展緩慢,主要是由於高成本和使用者體驗問題。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收購 AR 新創公司,或是向 AR 硬體市場投資,AR 硬體市場的前景變得更加熱門。蘋果收購 Mira 後,可能會引發 AR 硬體行業的一連串收購浪潮。
編輯意見:AR 市場仍有無限潛力
雖然 AR 技術至今仍未取得像 VR 一樣的重大突破,但 AR 市場的潛力仍然是無限的。事實上 AR 技術的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是無處不在。蘋果收購 Mira,將有助於推動 AR 技術的應用和硬體效能的發展。未來,AR 技術可能將成為一種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改變人類與世界的互動模式。
建議:注意企業的道德責任
然而我們也應關注科技發展的道德問題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AR 技術的發展可能會對個體隱私和安全帶來風險,頭盔類產品的大量生產也可能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鼓勵企業們在發展 AR 技術和硬體產品時,應該重視道德和社會責任問題,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維護個體的權益和整個社會的利益。
延伸閱讀
- 震撼收購:Google 豪擲重金併購 Wiz,一週回顧
- 荷蘭新創公司 QuantWare 加速量子計算技術的革命之路!
- 長壽專家彼得·阿提亞創立的新創公司終於揭開面紗!
- 巴西牙科服務 BNPL 新創公司 Capim 獲 267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印尼與蘋果達成協議 解除 iPhone 16 銷售禁令!
- 蘋果開放開發者服務,微信使用者將受益!
- IBM 以 64 億美元收購 HashiCorp 成功獲英國批準!
- 蘋果高層菲爾·史基勒證實:曾對 App Store 線上銷售傭金提出疑慮!
- 蘋果斥資 5000 億美元拓展美國製造業!全新 AI 伺服器設施落戶休士頓!
- iOS 18.4 揭曉!蘋果智慧化「優先通知」功能引領通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