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行星開採新創企業 AstroForge 面對示範任務中的挫折與成功
挑戰與困難
小行星開採新創企業 AstroForge 近期於其公開的部落格文章中,坦誠面對了遭遇多項意外挫折後在軌道上完成精煉廠示範任務的種種挑戰。此次示範任務可能成為將硬體送上軌道的初次嘗試困難的案例研究。雖然「太空艱難」是大眾經常聽到的一句俗語,但很少有人詳細闡述這些挑戰。而 AstroForge 正在改變這種局面。在部落格文章中,該公司深入探討了它所遭遇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是在任務發射前就已經出現了。
重大問題
最為重大的問題之一發生在與 OrbAstro 進行最後整合時。AstroForge 發現其精煉系統產生的磁場將會阻礙衛星能夠在太空中主動定向。這個問題非常嚴重:這基本上意味著太空船會搖擺不定,使溝通變得困難。更糟糕的是,它意味著太空船最終將定向使地球完全失去通訊。AstroForge 面臨著抉擇:延遲任務至少九個月並承擔發射成本,或者在理解到衛星將搖擺並最終定向斷開與地球的通訊的情況下繼續前進。
風險決策
AstroForge 共同創始人兼執行長 Matthew Gialich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表示:“我們決定要盡快前進。我們知道了磁場問題,但我們決定,嘿,我們是一家希望能夠快速前進的公司。我們會在這裡冒一些風險。讓我們去嘗試看看。”作為一個臨時應急措施,該公司與 OrbAstro 合作,在衛星上增加了額外的天線,這樣至少他們能向下傳輸太空船健康狀態的資料。然而由於時間不足,他們無法增加上行存取天線,但任務仍然繼續進行。
障礙克服
另一個問題在太空船與發射載具分離後立即出現,AstroForge 難以在 SpaceX 推出接近同一時間的其他 50 個有效載荷中辨識出自己的太空船。這是一個比人們通常談論的更普遍的問題。最終工程師們在 5 月 5 日,也就是發射後 20 天才成功聯絡到太空船。常規的健康資料包是一個好兆頭,但當該船部署太陽能板的時候,磁場問題又出現了。因為太空船無法定向,與地面站的無線電和指令天線的機會減少了。解決方法是建立更多的地面站透過。與地面站的合約和授權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但在澳大利亞地面段企業 Capricorn Space 的幫助下,AstroForge 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這項工作。該公司終於在 9 月 2 日成功部署了太陽能板,並於 11 月 8 日完成了檢查,在發射後約七個月的時間裡。
面臨的壓力
現在 AstroForge 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其機載儀器的初始基線檢查和精煉廠示範,否則就會完全失去對太空船的指令能力。
教訓與展望
當然錯誤並非毫無價值。兩位共同創始人表示這次任務為他們帶來了寶貴的經驗教訓,並已經開始影響到下一個、遠比本次任務更難的深空任務。奇異的是,下一次任務,預計在明年進行,將大大受益於這些首次的錯誤。其中一些改變包括:確立在發射載具分離後快速追蹤和建立與太空船的通訊的協議;增加上行能力;以及新增命令批次以自動部署關鍵系統,如太陽能板。
展望與啟示
AstroForge 的這次經歷提醒著我們,太空任務的複雜性是非常龐大的。即使在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仍然有許多未知與挑戰等待著我們。
對於新創企業而言,全球各地都出現了更多的太空相關投資和行動,這意味著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而又挑戰連連。然而正如 AstroForge 所表述的,面對困難要有勇氣、毅力和智慧,保持冷靜、堅忍和開放的態度,從挫折中尋找學習和改進的機會。
這個案例是所有太空探索者和愛好者的一個重要啟示,無論是夢想着成立新的太空技術企業,還是對太空探索領域充滿期待的讀者,都可以從 AstroForge 的經驗中得到啟發和教訓,讓我們在充滿挑戰的太空探索的路上更進一步。
延伸閱讀
- 德國新創企業憑借融合反應堆設計榮獲國際殊榮!
- 瑞典 AI 應用建立平臺 Lovable 成功籌集 1500 萬美元,成長勢頭驚人!
- 新創企業大戰即將展開:TechCrunch Startup Battlefield 200 申請正式開放!
- 「Patlytics 爆出 1400 萬美元新資金,革新專利分析平臺!」
- 「雲端陰霾之下,AI 與安全新創企業蓬勃發展!」
- 「創業者的戰場:200 家新創企業在等候名單上展開競爭!」
- 2024 年 AI 投資激增 62% 達 1100 億美元,即便新創企業融資整體下降 12%!
- 科技巨頭與新創企業攜手呼籲:簡化歐盟人工智慧與資料規範!
- 「專家警告:撤銷資本利得稅或將重創新創企業投資!」
- 爭議中的基因測試新創企業 Nucleus Genomics 成功募資 1400 萬美元系列 A 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