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正在接管特斯拉的地位,但暫時跳過美國
比亞迪在全球電動車市場快速追趕特斯拉
根據報導,一個在美國很少見到的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快速追趕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地位。比亞迪成立於 28 年前的深圳,2023 年第一季度交付了 547,917 輛乘用電動車,包括其擅長的混合動力車型。這一數位超過了特斯拉在同期運送的大約 422,000 輛車輛。比亞迪在中國市場一直是中國消費者轉向插電式車輛的首選廉價品牌,與購買特斯拉所帶來的社會地位形成了對比。在深圳,比亞迪是公共汽車和計程車的製造商,這些車輛現在已經完全電動化。立足於國內市場的成功,這家由華倫·巴菲特支援的汽車製造商在過去兩年中開拓了海外市場。 2022 年,比亞迪出口了約 56,000 輛車輛;光是今年 5 月,它就在海外售出了超過 10,000 輛車,表明其全球擴張正在加速。然而在不斷上升的美中貿易緊張局勢之下,這家公司到當前為止將美國排除在其全球路線圖之外。比亞迪當前正在向市場運送乘用車,包括新加坡,該地成為該品牌今年前五個月銷量最好的電動車品牌以及泰國、阿聯酋、日本、澳大利亞、挪威、英國、德國、巴西、哥斯大黎加和墨西哥。
為什麼比亞迪選擇跳過美國市場?
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比亞迪的高級副總裁李嬌表示:“美國市場不在我們當前的考慮範圍內。”這位負責公司國際擴張的高管還認為,總統喬·拜登的通脹減少法案可能會“減緩美國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因為這將使負擔得起的電動汽車對美國消費者不再可及。去年 8 月,國會透過了《通脹減少法案》,該法案為購買符合某些國內採購和製造門檻的清潔能源車輛的消費者提供最高 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該法旨在促進美國汽車生產,減少該國對中國電池供應鏈的依賴。
比亞迪對美國本地化並不陌生。在 2019 年底,該公司宣布,洛杉磯交通局訂購了它的 130 輛電動巴士(當時全國電動巴士最大的單一訂單),並計劃在加州工廠建造這些巴士。比亞迪當時表示這些完成的車輛將超過“買美國貨”要求,具有超過 70%的美國內容。然而在美國本土生產必然會增加其生產成本,從而最終抵消了該法案所提供的折扣。這家中國公司透過對整個供應鏈的控制,成功地以有吸引力的價格製造電動汽車。它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製造商之一,鋰電池是電動車的關鍵元件,並且供應給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的其他電動車製造商一樣,比亞迪在中國的推動下享受了十年的政府補貼,旨在淘汰汽油車,成為可再生能源的領導者。
評論
比亞迪迅速追趕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上的地位令人矚目。作為中國本土品牌,比亞迪靠著價格優勢,成為中國消費者轉向插電式車輛的首選。它的成功部分歸功於中國政府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政策以及該公司對整個供應鏈的掌控。
然而比亞迪選擇跳過美國市場的決定可能有其合理性。隨著美中之間貿易緊張局勢的不斷升級,比亞迪可能不希望卷入其中並希望避免潛在的貿易約束和政策風險。此外李嬌指出,拜登政府的通脹減少法案可能會對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產生負面影響,這進一步加劇了比亞迪在暫時不進軍美國市場的決策。
建議
儘管比亞迪暫時跳過了美國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能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比亞迪在亞洲和歐洲等地區的銷售增長顯示其國際擴張的潛力。與此同時比亞迪可以繼續關注國內市場,堅持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優質產品。比亞迪的低價電動車型獲得了大批價格敏感的消費者的青睞,這是公司成功的關鍵之一。在未來,比亞迪還可以透過在可持續性、安全性和節能性等方面不斷創新,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場影響力。儘管比亞迪在短期內選擇跳過美國市場,但這並不妨礙該公司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成功。(Translated by Google)
延伸閱讀
- 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政策對特斯拉而言是天賜良機!
- 臺積電豪擲千億美金布局美國晶片產業!
- 美國停止對俄羅斯的進攻性網路行動,背後原因是什麼?
- 駭客入侵!美國大型員工篩檢機構 DISA 洩露超過 300 萬人資料!
- 「Web Summit 熱議:Scale AI CEO 力倡美國贏得 AI 戰爭,卻遭與會者冷淡反應!」
- 現代新推出的特斯拉充電介面到底缺了什麼?
- 美國人工智慧安全研究所將面臨大削減?影響深遠的預警!
- "TikTok 強勢回歸!在美國的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再次上架"
- 比亞迪推出類似特斯拉的駕駛輔助技術,連最便宜車型也能享受!
- 法國宏觀投資 1120 億美元布局 AI,對抗美國 Stargate 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