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ju's 財務長在七個月內辭職
概述
印度教育科技巨頭 Byju's 的財務長 Ajay Goel 在今年 4 月入職後僅七個月時間便宣布辭職。這對 Byju's 這家愈來愈面臨多重挑戰的新創公司來說是最新的打擊。Goel 將在完成長期延遲的 2022 年 3 月財務年度審計工作後離開 Byju's,並回歸礦業集團 Vedanta。Byju's 表示已任命經驗豐富的 Pradip Kanakia 為高級顧問,並提升當前擔任該新創公司財務總裁的 Nitin Golani 為新財務長。Goel 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感謝 Byju's 的創辦人和同事們在短短但有影響力的時間內,幫助我在三個月內完成 2022 財年審計工作的組織。對 Byju's 給予的支援表示感激。”
Byju's 面臨的挑戰
這次的辭職訊息是 Byju's 近期遭遇的又一次挫折。作為印度市值最高的新創公司,Byju's 曾經為 IPO 籌集的估值高達 500 億美元。然而該公司當前正面臨著許多治理、財務和形象問題。Byju's 正在與一組貸款方就一筆 12 億美元的貸款進行談判,並與 Davidson Kempner 爭執,後者原本同意提供高達 2.5 億美元的信用額度給 Byju's,但現在改為要求按照技術違約條款執行付款。此外 Deloitte 於今年 6 月離職,與三名 Byju's 的核心董事會成員一起離開。一個月後,Byju's 的早期投資者之一 Prosus 公開抨擊這家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新創公司未能充分發展,並無視投資者的建議和意見,儘管後者多次嘗試。此外 Prosus 還將 Byju's 的估值下調至 51 億美元。Deloitte 在 6 月份的辭職信中表示 Byju's 經常延遲提交財務報表,未向審計師提供有關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財年的審計報告解決方案的任何通訊,也未向審計師通報 2020 年 3 月財年的財務報表和相關帳冊準備工作的進度。Byju's 自市場環境轉差以來已裁員超過 1 萬人,並一再延遲提交 2022 年 3 月的財務報表。Byju's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斥資約 25 億美元收購了多家公司,如今正在計劃出售其中多數業務以償還債務。
分析和評論
Byju's 的財務長辭職事件再次凸顯了這家新創公司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治理不善、財務狀況不穩定以及對投資者建議和批評的無視。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經濟不確保性,新創公司需要更加注重治理與透明度,以確保投資者的信心和持續資金支援。在 Byju's 的情況中,延遲提交財務報表和與貸款方發生爭端等問題,都可能對公司的形象和長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結論和建議
對於 Byju's 來說解決財務和治理問題是恢復穩定並取回投資者信心的關鍵。公司應該加固與審計師和貸款方的溝通,確保及時提交準確的財務報表,並解決任何存在的違約風險。此外 Byju's 還應該積極採取措施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以避免進一步的信任危機和法律問題。最重要的是,Byju's 必須將資源和注意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找到可持續增長的戰略方向,並適應市場變化。
延伸閱讀
- 「Meta 技術長:若不滿新政策,員工應該考慮辭職!」
- 「Sonos CEO Patrick Spence 辭職!因應應用程式更新失敗引發的震動」
- 西雅圖太空公司 CEO 湯姆·維斯辭職,市場驚訝!
- 北極熊創辦人辭職!電池獨角獸 Northvolt 申請破產,未來何去何從?
- Canoo 高層動盪!首席財務官及首席法律顧問接連辭職,未來何去何從?
- Canoo 遭遇供應商雙重訴訟 最後一位共同創辦人辭職!
- 自駕車新創企業 Motional 執行長宣佈辭職,行業大震動!
- 23andMe 董事會獨立成員大規模辭職,轉捩點即將來臨!
- 亞馬遜印度執行長辭職!電商競爭加劇,未來未卜
- 印度科技教育巨頭 Byju's 曾估值 220 億美元,面臨破產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