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科技投資:低迷現況與生機跡象
低迷現況
根據最新報告,歐洲在 2020-2021 年的科技投資熱潮過後陷入了一段低迷期。儘管歐洲新創企業的風險投資相較於疫情前有所增長,達到了每 60 億美元的歷史高位,但這股風潮的異常增長與疫情期間的激增形成了鮮明對比,帶來了顯著的風險。報告指出,歐洲當前憑藉著「創辦人數量遠超過美國」和「投資者資金量創歷史紀錄」,但投資依然緩慢。去年只有 11 家新的獨角獸企業誕生,是十年來最少的一年。同時氣候科技取代了金融科技成為歐洲最受追捧的領域,人工智慧在歐洲的總投資中所佔比例達到了 17%。
生機跡象
儘管整體投資出現了放緩的現象,報告還是指出了一些生機:投資者因資金環境的轉變而加固了對投資的控制,使得創辦人在 39%的風險投資交易中需要承擔保證。此外新投資者的能力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飆升」,創辦人在尋找新的主導投資者時也有所增加。在 2023 年,可轉換債券、簡單協定未來股權(SAFEs)和可轉換融資大幅增加,佔到了該年所有融資的 23%。投資者普遍專注於管理其現有投資組合,二級市場交易增多,軟體即服務(SaaS)和人工智慧繼續受到追捧,但有趣的是金融科技投資數量下降。
影響與展望
報告顯示在歐洲科技投資交易方面,不論是早期還是後期交易,交易價值都下降,尤其在後期交易方面跌幅最為明顯。儘管早期投資者仍然是最活躍的,但超過 1 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交易(mega-rounds)的數量出現下降。不過報告也發現,IPO 市場出現了一些「生機跡象」,比如 ARM 公司的 550 億美元 IPO 以及併購活動的「發芽」。在英國,風險投資者面臨著交付回報的壓力,這可能導致對二級市場的需求增加,並推動更多的併購活動和整合。而在法國,投資者友好的條款正在轉向更有利於投資者的條款,形成了與英國相反的趨勢。至於德國,有預測稱,有更多投資者對流動性的需求,這可能會促進科技公司的併購活動。
編者觀點
投資厄運與新出發
歐洲科技投資的低迷現象告訴我們,即使風險資金總量達到了歷史高峰,但由於疫情期間的投資風潮以及投資者對於回報的迫切需求,科技創業公司仍然面臨重大挑戰。這種情況引發了風投者對投資者更加嚴格的監督,使得創業家所處的環境變得更加苛刻。然而我們也看到了生機:新投資者的崛起、投資策略的轉變以及 IPO 和併購活動的重啟,這為歐洲科技投資市場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思考創新與永續成長
隨著氣候科技在歐洲的興起,我們看到投資者和創業家對永續創新的興趣增加。這種轉變可能會推動科技投資走向更加具有環保和社會利益意義的方向。同時創業家們也應該思考如何透過多元化的籌資方式、更具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的價值創造來實現永續發展。
**
結語
**歐洲科技投資的低迷局面令人關注,同時也提醒著我們科技投資領域的變革與機遇。結合創新思維與永續發展,或許是歐洲科技企業在面對當前挑戰時可行的出路。既有的投資策略和商業模式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以應對不確保的環境和投資者的新需求。這種變革需要全球各方的參與和努力,為歐洲科技投資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和動力。
延伸閱讀
- ARM 與馬來西亞簽署 2.5 億美元晶片大單,科技產業再掀波瀾!
-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輕鬆應對 DeepSeek 挑戰,銷售額飆升!
- 「SailPoint 首發失色 專家警告 IPO 市場仍然黯淡」
- Turo 突然撤回上市計畫,未來走向成疑!
- 創始人基金即將關閉 30 億美元新資金,科技投資風潮再起!
- 馬斯克 974 億美元豪賭,將如何影響 OpenAI 的盈利轉型?
- 2024 年 AI 投資激增 62% 達 1100 億美元,即便新創企業融資整體下降 12%!
- 2025 年即將上市的企業:全面解析最新 IPO 計劃!
- 「穩定幣在新興市場的崛起:揭示其產品市場契合的祕密!」
- 歐盟批準 350 億美元 Synopsys 與 Ansys 合併案,附帶拆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