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

永遠不要使用跟蹤軟體應用程式:被駭、外洩、揭露的危險!

貼身監控軟體成為駭客攻擊目標的風險 概述最近,貼身監控軟體(stalkerware)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這些監控軟體被設計用於暗中監控和監視家人和伴侶的通訊裝置,但卻在保護客戶和受害者的資料方面顯得極為脆弱。 駭客攻擊自 2017 年以來,至少有 20 家貼身監控軟體公司被駭客入侵或資料 .... (往下繼續閱讀)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文章目錄

永遠不要使用跟蹤軟體應用程式:被駭、外洩、揭露的危險!

貼身監控軟體成為駭客攻擊目標的風險

概述

最近,貼身監控軟體(stalkerware)成為駭客的攻擊目標,這些監控軟體被設計用於暗中監控和監視家人和伴侶的通訊裝置,但卻在保護客戶和受害者的資料方面顯得極為脆弱。

駭客攻擊

自 2017 年以來,至少有 20 家貼身監控軟體公司被駭客入侵或資料外泄。眾多公司的客戶資料和受害者的個人資料被大規模曝光,其中包括長期運營的 mSpy 軟體,最近也遭受了駭客的攻擊。這些軟體不僅對使用者的倫理行為提出質疑,同時還將資料安全置於危險之中。

產業現狀

貼身監控軟體公司被指責鼓勵非法和不道德的行為,而駭客的連續攻擊表明這些公司在保護客戶資料方面表現不佳。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貼身監控軟體公司不僅是駭客的攻擊目標,也曾被多次駭客入侵,甚至一些企業在資料儲存和保護方面存在明顯瑕疵,導致資料洩漏。

風險警示

使用這些貼身監控軟體不僅可能觸犯法律,還可能構成對伴侶的非法監視,並使資料處於危險之中。因此我們呼籲大眾拒絕使用貼身監控軟體,這不僅是道德上的選擇,也是為了保護個人隱私和資料安全。

倫理思考

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人們需不斷思考監控與隱私之間的平衡。貼身監控軟體暗中監控家人和伴侶的行為究竟是道德的?這類軟體的存在是否適應了人們對於控制和安全的需求,又是否違反了他人的隱私和自由?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編者觀點

科技發展推動了監控技術的普及,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這一趨勢帶來的風險。保護個人隱私、尊重他人自由是我們應當堅持的價值取向。駭客行為的可譴責性在於揭露了貼身監控軟體背後的不道德與危險。我們呼籲科技公司加固技術保護,避免資料外泄以及非法監控行為的發生。同時也呼籲社會各界尊重隱私權,共同營造安全自由的數位環境。

專家建議

對於家長來說監控和保護孩子是合法的,但監控手段應該在合法範圍內,並且應該得到孩子的知情和同意。除了暗中監控軟體,家長也可以選擇使用裝置內建的安全監控工具,並警惕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新型監控手段。

總結來說科技發展應當以保護隱私和個人資料為前提,並強調道德和合法的使用。對於監控技術的應用應當謹慎應對,切實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和隱私。

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需要幫助,請致電國家家庭暴力熱線(1-800-799-7233),或在緊急情況下撥打 911。

Privacy-跟蹤軟體、資安、隱私保護、數位安全

江塵

江塵

Reporter

大家好!我是江塵,一名熱愛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我一直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追求。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部落格,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科技資訊、趨勢和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