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Fin 攻擊金融應用程式中的「切換費」,獲得了 3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
OpenFin 是一家於 2010 年加入快速移動資訊世界的新創公司,類似於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彭博終端機,當時的使用者介面堪稱糟糕,以準確描述。想象一下,15 年前叫車的體驗是什麼?當時任何改善此體驗的應用都可以成為擁有使用者的方法。同樣地,OpenFin 意識到它可以在金融界為感受到巨大壓力的使用者提供非常及時的資訊,從而提高他們的生產力。實際上 OpenFin 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這也是今天該公司獲得了 3500 萬美元的 D 輪融資(累計融資 8200 萬美元)的原因。此次融資由美國銀行領銜,還有大量的投資者參與,如 Pivot Investment Partners、ING Ventures、CME Ventures、CTC Venture Capital、SC Ventures 和 Tribeca Early Stage Partners 等。
OpenFin 所提供的基於網路的作業系統已在金融服務市場中樹立了一席之地,作為應用程式的介面,該公司表示當前該產品已遍佈 60 多個國家,被超過 3800 家銀行、財富和資產管理公司使用。然而該公司的一個主要競爭對手 Island,則把自己定位為企業安全瀏覽器,到當前為止,其已經從 Insight Partners 和 Sequoia Capital 等投資者那裡籌集了 2.85 億美元資金。
然而此事涉及的並不僅僅是瀏覽器之爭。在金融領域特別顯示的「切換費」,使用者需在一天之內從一個應用程式切換到另一個應用程式上數百次,這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了,這會佔用大量的時間,而在金融界,時間就是錢。在接受採訪時,OpenFin 的 CEO Mazy Dar 告訴我:“我們意識到,我們解決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特定的金融問題,它真正是一個企業問題...就是你有被鎖定的桌面。” “這可以看作是 Spotlight Search 的強化版。一個可以插入你使用的所有應用程式的單一搜尋介面。因此你可以只搜一次全搜尋所有的應用程式,獲得真正豐富的結果,以驅動工作流程,”他補充道。
OpenFin 的其他主要投資者包括巴克萊銀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風險投資、DRW 風險投資、匯豐銀行、ING Ventures、摩根大通、蘇格蘭皇家銀行風險投資和威爾斯富爾哥戰略資本。風險投資者包括貝恩資本風險投資和 NYCA Partners。據該公司聲稱,當前使用 OpenFin 的金融機構已達到 3800 家,遍布 60 多個國家,其中包括最新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達成的協議。透過與 In-Q-Tel(中央情報局的投資部門)的戰略合作和投資,公司還進一步擴大了在美國政府部門的影響力。
金融業的數位轉型
隨著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金融業正在進行數位轉型。OpenFin 等公司則透過提供使用者友好、直觀且高效的軟體設計和介面,來滿足金融機構對數位化的渴望。尤其是在金融交易上,資料和資訊的準確性、速度和安全至關重要,對於快速做出決策的金融業尤其如此。這也是 OpenFin 獲得了金融業巨頭投資的原因之一。
攻擊切換費,提高工作效率
OpenFin 的成功在於透過消除「切換費」、簡化介面來提高金融從業員的工作效率。當你使用過多的應用程式,這會導致一種負擔,尤其是當這些應用程式沒有基於相同的介面和搜尋系統時。OpenFin 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開發並推出了壹個通用的搜尋系統,它能夠涵蓋所有的介面和應用程式,從而減少這些「切換費」,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
資訊安全與資料保護
隨著企業和消費者日益依賴於公共網路和雲端計算,資訊安全和資料保護也變得越來越重要。OpenFin 的加密和完整性保護功能可以保護金融交易的安全和隱私。OpenFin 是透過證實加密技術和完整性保護功能的實施來進行資料交換的。同時 OpenFin 持續改進其安全性和資料保護技術,如管理存取控制、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資料事後加密和嚴格的資料使用監控等。
總結
OpenFin 認識到在金融界,時間就是金錢,並且試圖透過消除「切換費」來提高工作效率。由於它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友好、直觀且高效的軟體設計和介面,OpenFin 得到了巨頭級的投資協助。資訊安全和資料保護也是 OpenFin 的另一個優勢,透過加密和完整性保護功能,能夠保護金融交易的安全和隱私。在這樣的背景下,OpenFin 在金融領域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品牌。
延伸閱讀
- 驚爆!法院檔案揭露 WhatsApp 使用者遭 NSO 間諜軟體攻擊的地點
- 揭露!研究人員發現不明 Android 漏洞,入侵學生手機的驚人手法
- 《警惕!上千個曾曝光的 GitHub 私有庫,仍可被 Copilot 輕鬆存取》
- 駭客入侵!美國大型員工篩檢機構 DISA 洩露超過 300 萬人資料!
- 揭開加密後門的神祕面紗:它是安全還是風險的雙刃劍?
- 「又一名受害者揭露 Paragon 間諜軟體的襲擊!」
- 蘋果緊急修補 iPhone 與 iPad 漏洞!解密「極端精巧攻擊」背後的真相
- 李氏企業確認遭遇網路攻擊,新聞媒體持續受到影響!
- 美國政府資料遭遇史上最大規模洩漏!
- HPE 通報俄國駭客攻擊後 資料洩露受害者急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