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

藍天是什麼?關於試圖取代 Twitter 的應用程式的一切

一個令人期待的新社交媒體平臺:藍天 (Bluesky)什麼是藍天?藍天是由前 Twitter CEO Jack Dorsey 構想,並且與 Twitter 同時開發的分散式社交應用程式。該社交網路具有類似 Twitter 的使用者介面,配備算法選擇、聯邦設計和特定社區的規範。藍天使用內部開發的開放原 .... (往下繼續閱讀)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文章目錄

藍天是什麼?關於試圖取代 Twitter 的應用程式的一切

一個令人期待的新社交媒體平臺:藍天 (Bluesky)

什麼是藍天

藍天是由前 Twitter CEO Jack Dorsey 構想,並且與 Twitter 同時開發的分散式社交應用程式。該社交網路具有類似 Twitter 的使用者介面,配備算法選擇、聯邦設計和特定社區的規範。藍天使用內部開發的開放原始碼框架 AT Protocol,這意味著公司之外的人可以透明地理解它的架構和開發內容。藍天專案最初於 2019 年由 Dorsey 提出,當時他仍是 Twitter CEO。當時,他表示 Twitter 將資助一個由高達五名開放原始碼架構師、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小型獨立團隊,負責建立社交媒體的分散式標準,最初的目標是讓 Twitter 採用這個標準。但是在 Elon Musk 購買了 Twitter 之後,這一切發生了變化。2022 年底時,藍天與 Twitter 完全分道揚鑣。

如何使用藍天

註冊後,使用者可以建立一個使用者名,顯示為 @username.bsky.social 以及一個顯眼的粗體顯示名稱。應用程式本身的功能類似於簡化版的 Twitter,使用者可以點選“+”按鈕發布 256 個字元的帖子,也可以包含照片。帖子可以被回覆、轉發、點贊,從三點選單中與其他應用程式分享,或以文字形式複製。使用者可以搜尋並關注其他人,然後在他們的“主頁”時間軸中檢視更新。以前,藍天應用程式會在“熱門”動態中展示受歡迎的帖子。現在該動態已經被使用者個性化的“發現”動態取代。

藍天的使用者是誰?

在 2023 年 7 月初,當 Instagram 的 Threads 推出時,藍天在 iOS 和 Android 上的下載量超過了一百萬次。知名人士如 Neil Gaiman、Dril 和 Chelsea Manning 已遷移到藍天上。內容包括像彭博社、華盛頓郵報和 Engadget 等新聞機構和記者。現在藍天對公眾開放,可能會有其他人物很快遷移過來。

藍天工作方式與 Twitter 有何不同?

在許多方面是相似的。然而藍天當前尚未擁有直接訊息功能或新增帳戶到列表的高級工具。此外 Twitter 不像藍天一樣使用分散式協議,如 ActivityPub 或 AT。藍天最初於 2019 年由當時的 Twitter CEO Jack Dorsey 啓動爲一個專案。但這個社交應用從 2021 年創立便成為一家獨立公司。

藍天是否免費?

是的,現在對公眾開放。

藍天如何獲取利潤?

藍天的目標是在不使用廣告收入的情況下找到其他方式來維持其網路,從而使其保持免費向終端使用者提供服務。藍天於 7 月 5 日宣布額外的種子輪融資和提供定製域的付費服務,這服務是為那些想在該服務上擁有獨特域名的終端使用者提供的。

藍天是否分散式?

是的,藍天團隊正在開發分散式 AT Protocol,藍天是建立在其之上的。在測試階段,使用者只能加入到 bsky.social 網路,但藍天計劃實現聯邦,這意味著在開放原始碼網路內可以存在無數個自主運營的社區。因此如果藍天之外的開發者利用 AT Protocol 建立了自己的社交應用,藍天使用者就可以轉移到新應用,並帶走他們現有的粉絲、使用者名和資料。

藍天安全嗎?

2023 年 10 月,藍天增加了電子郵件取證作為一項改進帳戶安全性和身份取證的重要舉措。12 月,藍天允許使用者選擇退出一項將他們的帖子暴露給公開網路的更改,這引起了使用者的抵制。藍天在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結論

藍天作為一個分散式社交媒體平臺體現了重新思考當前社交媒體模式的可能性。其開放原始碼、分散式設計以及對使用者隱私和安全的關注,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權。然而隨著其成長和發展,它還需要應對涉及使用者安全和內容規範等方面帶來的挑戰。作為使用者,我們需要不斷關注這些新興平臺的演進,並在使用時保持警惕。

Technology-藍天,Twitter 替代,社交媒體,微博,社交平臺
江塵

江塵

Reporter

大家好!我是江塵,一名熱愛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我一直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追求。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部落格,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科技資訊、趨勢和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