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ve AI 籌集 1000 萬美元種子資金,將 3D 動態捕捉技術帶向更多人手中
引言
在不久之前,英國的技術公司 Move AI 推出了一款能夠從普通 2D 影片中生成 3D 動態捕捉模型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這一技術有望顛覆傳統的 3D 動態捕捉方法,該方法在體育、電影、電視、電子遊戲和音樂影片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通常需要在主體的臉部或身體上放置類似乒乓球的“標記”,然後使用專門的攝像機捕捉這些標記。為了進一步提升其技術的優勢,Move AI 最近宣布籌集了 1000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
種子融資與支援
有限公司 Play Ventures、華納音樂集團、RKKVC、Level2 Ventures 和 Animoca Brands 等投資機構參與了 Move AI 的本輪種子融資。華納音樂集團的支援意味著領先企業對於使用 Move AI 的無標記動態捕捉技術創作音樂影片和新音樂表演體驗(例如全息影像)有著明顯的興趣。
Move AI 的使命
Move AI 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Tino Millar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使 3D 動畫變得普及化。”他還表示 Move AI 將利用這筆融資加倍努力降低 3D 動畫的成本,使更多的創作者能夠接觸到這一技術。
鏡頭數量減少,技術更加便捷
Move AI 當前的免費 iOS 應用程式需要使用者在主體周圍至少放置兩個智慧手機攝像頭(最多六個)。該公司在今年夏季曾獨家向 VentureBeat 透露,他們計劃在 2023 年 9 月推出一個支援單鏡頭的應用程式。在本次融資發布的訊息中,Move AI 表示新的應用程式“Move One”的公開釋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進行。
對娛樂行業的影響
Move AI 的崛起對於娛樂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在 2023 年編劇罷工、好萊塢演員罷工以及近期影片遊戲演員授權罷工之後。根據 VentureBeat 在好萊塢的 3D 掃描和人工智慧應用的深度報導中指出,直到最近,3D 掃描和人工智慧技術在好萊塢基本上是兩個獨立的領域。然而 Move AI 是領先的消費者和專業級公司之一,致力於搭建這兩個領域之間的橋樑,利用自己的專有人工智慧模型將 2D 影片轉換為 3D 動作,這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
成本降低和創意潛能
Move AI 的出現將大幅降低製作效果類電影、影片遊戲、音樂影片、體育分析及其他形式的藝術和娛樂的成本,讓更多的業餘愛好者和新晉創作者有機會施展創作潛能。Millar 曾對我們表示:“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將其成本降低 100 到 1000 倍,而且在保持品質的同時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這一技術。”然而這種技術也可以被製片廠用來限時掃描演員的工作,永久地重複使用,這也是演員工會當前強烈反對的。此外這種技術也有可能被用於未經授權地捕捉個人形象。無論如何,隨著更多的資金注入,Move AI 將使 3D 動態捕捉技術變得更加普及,並將這一技術交到更多人的手中。
評論和建議
Move AI 籌得的 1000 萬美元種子資金將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援。這也反映出企業和娛樂行業對於這一技術的強烈興趣,並顯示出對於降低 3D 動畫成本和提高創作可及性的渴望。
然而我們必須意識到,Move AI 的技術可能面臨一些道德和法律挑戰。特別是在受到影響最深的演藝行業,例如電影、電視劇和音樂行業中,這種技術可能被用於創造出未經授權的演員影像。這將對演員的工作機會和權益造成威脅。因此我們呼籲 Move AI 要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更加關注倫理和合法性,以確保技術的應用是公平且符合道德原則的。
對於娛樂行業來說 Move AI 的技術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它將大幅降低製作成本,使更多的創作者得以參與製作具有特效的電影、音樂影片和遊戲等作品。同時這也將開啟創意的無限可能性,使那些以前無法進入這個領域的人有機會展示他們的才華。
然而對於演藝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他們需要與技術發展保持同步,並主動掌握相關技能。他們可以透過學習這些技術,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並在新興的市場中找到更多機會。此外政府和相關機構也應該加固與演藝行業的合作,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保護演藝從業人員的權益。
結論
Move AI 籌措的 1000 萬美元種子資金為該公司的技術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讓娛樂行業看到了創作成本降低和創意潛能的前景。然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密切關注這一技術的倫理和合法性問題,以確保它的應用是公平且符合道德原則的。對於從業人員來說他們需要主動學習相關技術,以應對行業的變革。政府和相關機構也應該加固與演藝行業的合作,保護演藝從業人員的權益。
延伸閱讀
- 「SymbyAI 籌集 210 萬美元種子資金,助力簡化科學研究過程!」
- 瑞典 AI 應用建立平臺 Lovable 成功籌集 1500 萬美元,成長勢頭驚人!
- 埃隆·馬斯克的 AI 公司 xAI 正洽談籌集 100 億美元資金!
- 科技創新助力保險業者:Comulate 成功籌集 2000 萬美元應對洛杉磯火災損失!
- 「Plaid 攜手高盛,計劃籌集 3 億至 4 億美元的收購資金!」
- 安德魯技術公司洽談籌集高達 25 億美元資金,估值達 280 億美元!
- Ilya Sutskever 創業公司尋求籌資,估值高達 200 億美元!
- 虛擬體育課平臺 Hiveclass 成功籌集 150 萬美元,開創孩童運動新時代!
- 「Lindus Health 成功籌集 5500 萬美元,力求改革臨床試驗業務!」
- 「防務新創公司 Epirus 洽談籌資超過 1.5 億美元,估值恐面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