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ility Robotics: 我們的機器人不會武裝也不會奪走你的工作
概觀
Agility Robotics 近日表示他們每年將能夠製造 1 萬個雙足機器人。該公司的 CEO Damion Shelton 和 CTO Melonee Wise 在上周的舊金山 TechCrunch Disrupt 活動上接受採訪時也聲稱,公司創造的是就業機會,而非奪走人類的工作。這款名為 Digit 的機器人擁有雙臂和雙腿,用於進行倉儲作業。這樣的設計是基於為人類設計的環境所做的考量,同時也符合職業安全和衛生管理局(OSHA)的標準。除了雙臂和雙腿之外,Digit 還擁有一對眼睛,這並非用於觀察周圍環境,因為機器人上有許多感應器負責這一任務,而是用於透過視覺傳達訊息,指引人們關注重要的機器人部位,例如機器人頭部側面的 LED 環。Digit 機器人能夠攜帶約 35 磅(12 公斤)的負重,最高可達 4.5 英尺(1.4 米),機器手臂有可能達到七到八英尺的高度,儘管如此由於倉庫的設計,機器人很少需要到那麼高的位置。Digit 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工人的安全,即使在工人全部離開倉庫的情況下,機器人仍需要維修。
不少設計引數與職業安全相關
Digit 機器人的設計引數很多都與職業安全相關,這是因為 Digit 必須適應人類工作環境而導致的。然而為了增加機器人的人類互動能力,Agility Robotics 決定為 Digit 增加了一對眼睛。這對眼睛的作用不在於觀察周圍環境,因為機器人上有許多感應器負責這一任務,而是透過視覺傳達訊息,幫助人們理解機器人即將前往的地方,例如機器人頭部側面的 LED 環等。Digit 機器人的設計理念是要讓其能夠舒適地生活在人類的世界中,並且提供正面的情感。
人機協作和機器人的自主性
這款雙足機器人的設計旨在使其與人類工作協作,而非取代人類的工作。Agility Robotics 的 CTO Melonee Wise 表示在 2014 年加入 Fetch Robotics 時,物流和製造領域出現了 60 萬人的缺口,即無法找到 60 萬人來填補工作崗位。而這個問題現在變得更嚴重:缺口已增加到 100 萬人。因此她強調在 Fetch Robotics 部署機器人時,從未取代人工,而是一直試圖填補工作缺口。她指出,農業和工業領域的工人年齡較大,不願意從事體力勞動型的工作,因此使用機器人來協助工作可以解決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機器人的安全和武器化問題
武器化的禁止
Agility Robotics 與 Open Robotics、Boston Dynamics 等公司共同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機器人業界禁止將通用型機器人武器化。這項禁止明確要求使用者在使用機器人時不得搭載武器,並且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人類或動物,甚至不能威脅他人。該公司 CEO Damion Shelton 表示他們非常重視機器人不會意外或故意傷害到人類的原則,因為這不符合整個機器人行業改善生活品質的目標。
討論:機器人發展、工作自動化和人工智慧
近年來隨著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們對於機器人是否會奪取人類工作的問題越來越關注。然而對於 Agility Robotics 的 Digit 機器人來說該團隊堅稱機器人不會取代人類工作。他們強調機器人的應用是填補人力資源的缺口,特別是在高風險、重力負載或危險環境下的工作。機器人的出現旨在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同時讓人類專注於更高層次的工作和創造性的思考。
然而機器人發展也帶來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例如,人工智慧的進步可能導致失業率增加,尤其是在某些重復性工作方面。此外機器人的安全性問題也需要引起重視。正如 Agility Robotics 所提到的,機器人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符合職業安全和衛生標準,並且不能傷害人類或動物。這需要機器人開發者、相關業界和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來確保機器人的安全和可靠性。
結論和建議
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機會和挑戰。對於機器人開發者而言,他們應該積極思考如何設計機器人以確保人類的安全和福祉。禁止機器人武器化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這不僅有助於防止機器人對人類造成傷害也有助於保護整個機器人行業的聲譽和發展。
同時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該積極加固對機器人技術的監管和規範,確保機器人的使用符合安全標準。此外社會應該關注機器人對就業市場帶來的影響,並積極研究如何進一步提升人類的技能和就業競爭力,以應對工作自動化和機器人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最後雖然 Digit 機器人不會奪取人類的工作,但人們仍應該意識到機器人和人類的關係將會發生變化。我們應該積極運用機器人技術來改善生活品質、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需要思考如何保護工人的權益和提供持續的職業培訓來適應未來職業市場的變化。
延伸閱讀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揭開 Mistral AI 的神祕面紗:揭示 OpenAI 競爭者的所有祕密!
- 未來科技:研究人員揭示如何打造變形機器人,猶如 T-1000 般神奇!
- ElevenLabs 推出全新語音轉文字模型,引領 AI 語音技術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