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rival 公司將其資產出售
紐約時報 -
Canoo 收購 Arrival 的部分資產
近日曾虛報資產、風頭一時無兩的商業電動汽車新創公司 Arrival 宣布將其一些資產,包括先進的製造裝置,轉手給另一家屢陷困境的新創公司 Canoo。Canoo 也是一家試圖建立和銷售電動汽車的新創公司。這項收購被宣揚為減少資本支出 20%的節省成本措施,而此時的 Canoo 正努力擺脫原型階段,轉向商業生產。Canoo 表示他們所購買的資產裝在 20 多艘貨櫃船上,將被運送到公司在俄克拉荷馬州的設施。該公司之前已經收購了 Arrival 在美國業務部門擁有的所有新資產和“狀況像新”的資產。當前尚不清楚 Canoo 是否也收購了 Arrival 的任何智慧財產權。對於置詢,Canoo 並未做出回應。早在一月份,Arrival 就宣布計劃出售其來自英國部門的資產和智慧財產權,此前該公司在英國申請了破產保護。Arrival 曾一度被估值超過 130 億美元,並得到現代和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的支援,宣稱將透過在城市中心建造小型“微型工廠”來改變電動汽車的生產方式。然而這些計劃包括電動巴士、貨車,甚至是為 Uber 量身打造的汽車,由於耗盡了現金和一些高管的離職,最終慘遭潰敗。Arrival 至少進行了三次重組,每次都藉此裁員,並將焦點轉向美國,遠離英國市場以保全資本。Arrival 從未大規模生產過任何商用車輛,其市值如今僅剩約 770 萬美元。在多年的波動和股價幾乎全部折損後,該公司宣布破產。
Canoo 的困境與展望
相對而言,Canoo 的困境也同樣不可忽視。在透過與一家特殊收購公司的合併上市後,該公司在生產其電動汽車方面遇到了困難。其眼睛一亮的設計基於“滑板”架構,將電池和電動驅動系統安裝在車輛艙室下的底盤上。Canoo 此前曾報導稱其銷售管線中有超過 10 億美元的業務,這主要歸因於與沃爾瑪達成的成交,以購買 4500 輛單位,並有權購買多達 1 萬輛。然而該公司卻難以將這些銷售轉化為交付。Canoo 實際上是一家正在耗盡資金的無活躍收入公司,不得不進行股份分割並發行更多股份以維持營運。去年該公司的股價一度低於 1 美元,觸發了納斯達克交易所的摘牌通知。
結論
這樣的收購和破產事件凸顯了新興市場中競爭激烈的現實。對於新創公司來說保持現金流的穩定性和有效運營是至關重要的。儘管這些公司擁有令人振奮的願景和創新構想,但在實現商業成功的道路上,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克服。這也提醒著投資者和業界利益相關者應該更加謹慎地評估這些專案和公司的長期可持續性。與此同時政府和行業監管機構也應提供更多的支援和引導,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等前沿技術領域。
作為投資者或者是消費者,也應該更加謹慎地投入到新興市場中,理性對待各種聲音和訊息,慎重做出選擇,以免陷入不確保和風險中。這不僅關乎個人利益,同時也影響著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與進步。
延伸閱讀
- 荷蘭新創公司 QuantWare 加速量子計算技術的革命之路!
- 長壽專家彼得·阿提亞創立的新創公司終於揭開面紗!
- 巴西牙科服務 BNPL 新創公司 Capim 獲 267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現代新推出的特斯拉充電介面到底缺了什麼?
- 比亞迪推出類似特斯拉的駕駛輔助技術,連最便宜車型也能享受!
- Revel 獲得 6000 萬美元紐約州資金,用於擴建電動車充電站!
- 特朗普政府暫停為特斯拉提供數百萬的電動車充電計畫!
- "這家新創公司的小型核反應堆能革新癌症檢測技術嗎?"
- Presto 創造電動車充電新紀元,力爭成為業界的 Stripe!
- 「Scout Motors 因直銷電動車計畫遭起訴,未來銷售模式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