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個機器人創業者可以從自動駕駛行業中學到的教訓
作者: Sanjay Aggarwal
發表時間: 7 小時前
自動駕駛行業在過去的幾年中捕捉了創業社區和公眾的想像力,但這一領域的高速增長伴隨著更加驚人的下跌。從 2018 年到 2021 年,在美國和歐洲的自動駕駛行業的投資額增加了近 2.5 倍,最終在 2021 年達到了近 100 億美元。然而在 2022 年,投資額下降到了 40 億美元,預計在 2023 年將繼續急劇下降。與此同時機器人行業整體仍然蓬勃發展,尤其是那些專注於工業“垂直”應用案例的公司,現在已成為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在 2022 年,這些公司吸引了 70 億美元的投資,超過了風投投資整體放緩的趨勢,同比增長了 15%。
在我們最近的《機器人行業現況報告》中,我們對行業的趨勢進行了分析,並從自動駕駛行業的成功和失敗中提出了五個教訓,供下一代機器人創業者參考。
投資家對硬體業務的熱情達到空前高點
在過去五年中,光在美國和歐洲就有超過 600 億美元投資於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行業,其中以自動駕駛行業的投資額領先。人工智慧使硬體變得更加智慧,使公司能夠創造出通常與軟體企業相關的高利潤可持續收入。人工智慧還為打破傳統產業創造了機會,這些產業都具有龐大的可開拓市場。例如,在物流生態系統中,像 Aurora 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正在顛覆貨物運輸行業,而像 Locus 和 RightHand Robotics(一家 F-Prime 投資組合公司)這樣的公司正在改變履行作業的方式。
對於創業者來說這種興趣激增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投資者,從新進投資者到具有豐富行業經驗的投資者都有涉足這一領域。甚至頂級投資者如 Sequoia 和 Andreessen Horowitz 等也開始在這一類別中進行投資,這是對整體機器人領域風投興趣的令人鼓舞的領先指標。
然而硬體導向型投資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最好尋找那些已經致力於機器人領域並理解成功所需的投資者。在你最終必須構建一個真正的業務的情況下,找到對你的選擇感興趣的投資者非常重要。
建議和結論
自從自動駕駛行業的快速興衰以來,機器人行業開拓了新的機遇。然而機器人創業者應該從自動駕駛行業的成功和失敗中吸取教訓,以避免重蹈覆轍。
首先機器人創業者應該意識到投資者對硬體業務的興趣不斷上升,尤其是在人工智慧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他們應該尋找那些已經致力於機器人領域並理解硬體業務成功所需的投資者。
其次他們應該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使硬體更加智慧化,並且能夠創造高利潤可持續收入。這樣的技術能夠在各個垂直行業中打破傳統,創造出龐大的市場機會。
最重要的是,機器人創業者需要建立一個真正的業務。他們應該專注於實現可持續增長,並且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保持靈活性。並且在開展業務之前,他們應該深入研究目標市場,理解其中的風險和機遇。
總體而言,機器人行業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對於下一代機器人創業者來說他們應該從自動駕駛行業的經驗中吸取教訓,確保在創業過程中能夠適應行業的變化並開拓新的機遇。同時他們應該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並與投資者、專家和行業領袖保持緊密合作,以實現長期的成功。
延伸閱讀
- 「Lyft 宣布將於 2026 年在達拉斯推出 Mobileye 驅動的自駕計程車!」
- 自動駕駛車測試裏程驟減 50%,Cruise 背影何在?
- 自動駕駛車測試在加州驟減 50%:背後原因揭曉!
- 「Waymo 員工在亞特蘭大可體驗全自動駕駛服務,科技新裏程碑!」
- Waymo 計畫於 2025 年進軍 10 座新城市,機器人計程車測試再度升級!
- 特斯拉自駕服務將於六月在奧斯汀正式啟動,馬斯克再度引領科技潮流!
- 「Spotify 教育音訊課程即將在美國上線,學習與娛樂的完美結合!」
- 美國安全監管機構擴大對福特無手駕駛技術的調查,背後隱藏了什麼風險?
- CES 2025:自駕車無處不在,探祕未來交通科技新趨勢!
- 2025 CES 亞洲科技盛會:自駕車與未來科技的潮流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