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盟再次對追蹤廣告業造成打擊
歐洲監管法律的打擊
歐盟法院裁定追蹤廣告業的「共同控制者」地位,再度對其資料隱私違規行為造成打擊。歐盟法院(CJEU)的這一裁決,對追蹤廣告業的行為提出質疑,證實了廣告協會設計的同意管理工具(TCF)所產生的資料包含個人身份識別,符合歐盟《一般資料保護條例》(GDPR)中的個人資料定義。
違規行為與持續爭議
自 GDPR 自 2018 年 5 月生效以來,網站上的同意彈出視窗一直廣泛存在。然而這些彈出視窗往往不符合 GDPR 的規定,並且使得使用者難以拒絕追蹤。此外獨立研究顯示與 IAB 的 TCF 相關的一些廣告技術供應商,甚至在使用者明確表示不想接受基於追蹤的廣告時,仍然持續追蹤和進行使用者分析。
追蹤廣告業的擺託
由於 CJEU 打擊其違規行為,追蹤廣告業正在努力尋找其他策略,如「同意或付費」模式,試圖逼迫歐洲網路使用者接受追蹤。然而這種型別的模式同樣引發了隱私和消費者保護問題。同時歐洲資料保護委員會也將很快提出指導意見,歐洲委員會也正在對 Meta 使用這種策略進行調查。隨著越來越多的合規性攻擊開啟,追蹤廣告業在歐盟內部的繼續運營能力變得越來越不確保。
面臨的選擇
變革或消亡
追蹤廣告業必須面對一個簡單的選擇:改革或消亡。由於隱私申訴和執法程式逐步深入,新的合規攻擊也在多個方面出現,追蹤廣告業在歐盟內部的運營能力正變得越來越不確保。或許歐盟法院也將對「同意或付費」模式進行裁定,但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對於追蹤廣告業來說唯一的選擇是:改革或消亡。
總結
歐盟法院的裁決對追蹤廣告業提出了嚴厲的質疑,迫使其面對極大的變革壓力。在訊息資料加速發展的當下,保護個人隱私權不僅僅是法律和法規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道德命題。這一裁決提醒著我們,技術應當在一個更加公開、公正的環境中發展,保護使用者隱私權應當成為整個行業的共同責任。希望追蹤廣告業能夠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積極開展自我改革,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廣告生態。
延伸閱讀
- Skich 在歐盟推出 iOS 替代應用商店,顛覆傳統!
- 英國深入調查 TikTok、Reddit 和 Imgur 如何保障兒童隱私!
- 《警惕!上千個曾曝光的 GitHub 私有庫,仍可被 Copilot 輕鬆存取》
- 揭開加密後門的神祕面紗:它是安全還是風險的雙刃劍?
- 「又一名受害者揭露 Paragon 間諜軟體的襲擊!」
- 「JD Vance 在巴黎鋒芒畢露,批評歐盟 AI 規範,讚揚美國科技霸主地位!」
- 歐盟尋求民間資助「AI 巨型工廠」,瞄準前沿人工智慧競賽!
- 科技巨頭與新創企業攜手呼籲:簡化歐盟人工智慧與資料規範!
- 美國政府資料遭遇史上最大規模洩漏!
- HPE 通報俄國駭客攻擊後 資料洩露受害者急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