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ntech 評估下滑,未來走向如何?
市場轉變與金融科技評估的連動
根據對私人市場的副股份交易活動進行分析的 Notice.co 指出,自從 2021 年風投融資繁榮期以來,金融科技評估已經顯著調整。除了個別情況外,一度在金融科技領域中最有價值的公司,其估值大幅下滑。其中支付巨頭 Stripe 的例子最為引人注目。根據 Notice 的資料,在 2021 年 3 月,該公司的創業資金估值達到 950 億美元,而在 2022 年 1 月的二級市場估值高達近 2000 億美元,這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一情況讓公司員工感到沮喪,他們不明白為什麼該公司當時不進行上市。然而截至本文撰寫時,Stripe 的二級市場估值已經下跌了 73%,降至 525 億美元。只有三家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自 2022 年 1 月以來二級估值實際上有所增加,它們是人力資源/薪資新創公司 Rippling、Gusto 和 Deel。根據 Notice 的資料,這些公司的估值分別攀升了 103%、5%和 37%,分別達到 132 億美元、100 億美元和 65 億美元。作為 Rainmaker Securities 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的 Greg Martin 告訴 TechCrunch+,雖然一些金融科技獨角獸實際上是非常穩固的業務,只是價格略高,但其他未完全回落到實際價值的公司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找到底部,並恢復上升勢頭。私募市場是理解公司在融資輪之間表現的一個很好的途徑,Notice 創始人兼執行長 Tyson Hendricksen 表示。
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金融科技評估下滑的風險與機遇並存。過去幾年,金融科技行業一直被看好,被視為執行傳統金融業務的新一代解決方案。然而隨著市場進一步成熟,競爭日益激烈,一些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泡沫開始破滅。
首先評估下滑可能反映出對金融科技公司商業模式的理性檢視。一些公司在起初獲得高估值時是基於對其創新技術和業務模式的高期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際營運的考驗,一些缺點和風險也逐步浮現。這種對商業模式和實際價值的重新評估將強迫公司思考並進行調整,以確保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成功。
其次技術創新和數位化是金融科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評估下滑可能激勵公司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和數位化轉型的力度,以提高效率、擴大市場份額和創造更多增值服務。同時也需要注意技術創新帶來的風險,如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問題,這需要政府、監管機構和企業共同努力來解決。
編者觀點
金融科技評估下滑的現象是市場調整的一部分,也提醒人們不要過於依賴短期的估值泡沫,而應更注重公司的實際業務表現和未來發展潛力。金融科技行業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但要實現長期穩定的增長,需要更深入的商業洞察、技術創新和持續的價值創造。
對於金融科技新創公司而言,他們應該更謹慎地制定業務策略,避免過度依賴高估值和短期投資者的資金。相反,他們應該注重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最佳化產品和服務、擴大使用者基礎以及確保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態。
無論是金融科技新創公司還是投資者,都應該對評估下滑保持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建立長期投資視角,並關注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只有以持久的價值和可持續的營運為目標,才能在金融科技行業中取得長期成功。
延伸閱讀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Podcasting 平臺 Podcastle 推出超過 450 種 AI 語音的文字轉語音模型!
- 金融科技新星 Ramp 近期二次股權交易估值近翻倍,達 130 億美元!
- 穩定性 AI 最佳化音訊生成模型,首度在 Arm 晶片上執行!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頭號電商先驅 Commercetools 剷除數十員工,未來何去何從?」
- 亞馬遜推出 Alexa+,打造顧客服務新體驗!
- ElevenLabs 推出全新語音轉文字模型,引領 AI 語音技術的新潮流!
- 亞馬遜宣布 Alexa+:不拘於模型的新世代智慧助理!
- Brex 目標斬獲 5 億美元營收,獲得 Anthropic 與 Robinhood 等大客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