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技術融資再度下滑
資金投入下降
2021 年,機器人新創公司風生水起。與其他受到全球大流行病影響嚴重的領域不同,自動化引起了空前的興趣,因為企業試圖應對供應鏈問題和持續存在的勞動力短缺。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免受更廣泛的投資放緩影響,但最終也受到了衝擊。從各種跡象來看,這並不意外。今年初我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們認爲機器人技術投資正在發生的事情確實正在發生”的文章。而這件事指的是投資放緩。2022 年是機器人技術投資過去五年中第二糟糕的一年,僅次於 2020 年,那是一次全球罕見的異常年份。這是可以理解的。這個數位代表了連續五個季度的風險投資下降。
2023 年再度下跌
根據 Crunchbase 的最新資料,2023 年的機器人技術融資額再度下降。儘管今年尚未結束,但截至當前為止,美國市場的投資額為 27 億美元,而去年為 50 億美元,2021 年為 91 億美元,甚至還不如 2020 年的 34 億美元。這裡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們知道最初的興奮情緒不會持續太久。一些地方已經恢復常規,減輕了盡快實現自動化的壓力。其次需要應對宏觀趨勢。風險投資範圍已經更廣泛地放緩,也波及到了機器人技術領域。然而好訊息是相對於其他領域,機器人技術領域一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發展。圍繞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興趣激增以及與人工智慧相關的一切事物,都是維持機器人技術領域地位的一部分。過去幾年,機器人技術公司還有機會在現實世界中證實其效力,展示了自動化的價值,不僅僅是在我們數十年來一直看到的製造業領域。此外經濟風頭發生變化,機器人銷售最近也出現了下降,這都是繼初期大流行病爆發後的經濟逆風所致。
探討與展望
機器人技術領域的融資下滑,不僅反映了市場風向的變化,更凸顯了機器人技術公司在應對挑戰、尋求增長和創新方面所面臨的重重壓力。雖然風險投資整體放緩,但機器人技術領域的相對穩定也是一種積極因素,這表明了市場對機器人技術的長遠看好。
觀點與建議
對於機器人技術新創公司來說須顧及市場變化,積極應對挑戰,尋求更多的增長和創新。以技術研發和應用為中心,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是關鍵所在。同時需要更加靈活應變,及時調整戰略和發展方向,以應對投資環境的變化。機器人技術的適應性和廣泛應用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 未來科技:研究人員揭示如何打造變形機器人,猶如 T-1000 般神奇!
- 巴西牙科服務 BNPL 新創公司 Capim 獲 267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Gozem 籌得三千萬美元,瞄準法語非洲擴充套件車輛融資與數位銀行業務!
- 《Figure AI 計畫融資 15 億美元,估值飆升 15 倍引發關注!》
- Meta 的新戰略布局:進軍類人機器人領域!
- 3D 住宅印刷先驅 ICON 獲 5600 萬美元資金,Norwest 和 Tiger Global 攜手助力!
- 「Tabby 獲 1.6 億美元資金,估值飆升至 33 億美元,瞄準 IPO 及多元化業務!」
- 2024 年 AI 投資激增 62% 達 1100 億美元,即便新創企業融資整體下降 12%!
- 迦納金融科技公司 Affinity 獲得 800 萬美元融資,瞄準手機支付市場擴大數位銀行業務
- 安德魯技術公司洽談籌集高達 25 億美元資金,估值達 28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