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

國會準備繼續向 NASA 的太空發射系統投資大筆財政資金

Congress 在太空發射系統上繼續投入資金國會將繼續向 NASA 的太空發射系統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儘管 NASA 的科學任務仍面臨削減的風險。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撥款委員會都建議將約 250 億美元的預算分配給 NASA 下一財年(FY 24),這與該機構今年(FY 23)獲得的資金相同。然 .... (往下繼續閱讀)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文章目錄

國會準備繼續向 NASA 的太空發射系統投資大筆財政資金

Congress 在太空發射系統上繼續投入資金

國會將繼續向 NASA 的太空發射系統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儘管 NASA 的科學任務仍面臨削減的風險。

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的撥款委員會都建議將約 250 億美元的預算分配給 NASA 下一財年(FY 24),這與該機構今年(FY 23)獲得的資金相同。然而國會的兩個分支建議增加用於 Artemis 計劃及其運輸核心 SLS 和 Orion 載人艙的資金比例。根據眾議院法案,這些計劃將獲得 79 億美元,根據參議院法案,則為 74 億美元,比 2023 財年的資金水平增加約 4.4 億美元。與此同時科學任務則可能面臨約同樣的削減,眾議院建議預算為 73.8 億美元,而 2023 財年則為 77.9 億美元。

資金增加只是國會不從 Artemis 計劃的任務架構退縮的最新跡象。該計劃旨在在 2025 年前將人類送上月球,這一計劃需要具有足夠提供燃料並載人艙到月球軌道的重型運載火箭。為理解決這個任務需求,國會設立了 SLS 和 Orion 計劃,這些計劃基於 NASA 的遺產專案,並且擁有節省成本的目的。然而這一決定遭到了大量批評,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計劃驚人的價格標籤,而且隨著計劃的發展,這些價格標籤還將持續上升。例如,自 2010 年首次提出該專案以來,SLS 的總成本已經超過 240 億美元。但由於這款火箭無法重複使用,儘管它在去年 11 月曾經成功地進行了首飛,國會將不得不為每一個後續任務花費更多數十億美元。更不用提 Orion 艙或者 SLS 啟動塔的成本了。

今年五月,NASA 的審計署針對該計劃釋出了一份毀滅性的審計報告,報告指出 SLS 助推器和火箭引擎合同的延期導致成本超支約 60 億美元。該報告進一步批評了使用成本加固合同(cost-plus contracts)的做法,這種合同結構基本上將所有風險都由政府承擔。

總體而言,NASA 在 2023 財年獲得了 254 億美元的資金,SLS 計劃獲得 26 億美元的資金,Orion 獲得 13.4 億美元,人類登月系統合同計劃獲得 14.8 億美元。科學任務,包括火星樣本返回任務和地球科學任務,總共獲得 78 億美元的資金。

編輯評論:

國會決定繼續在太空發射系統上投入資金,儘管這項決定面臨著嚴重的批評。Artemis 計劃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前將人類送回月球,這無疑是一個激動人心的目標,而 SLS 和 Orion 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技術。然而這些計劃的巨大成本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它們的價格標籤還將不斷上升。

一方面,一些人認為,為了實現具有歷史意義的太空探索目標,投入巨資的決定是必要的。他們認為,這些計劃代表了人類的冒險和渴望,將推動科學和技術的前進。然而另一方面,批評者則認為,這樣的投資是不合理的,因為這些計劃的價格過高且不可持續。他們認為,這些資金可以用於更加迫切的需求,例如改善地球上的環境問題或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

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必須謹慎地權衡投入資金的不同專案。太空探索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領域,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他重要的需求。我們需要以更加全面的角度來思考資源分配,確保公共資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並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建議:

在繼續投資太空發射系統之前,國會應該進一步審視該專案的成本效益。評估這些計劃的長期影響,包括維護和後續任務的成本,以確保資金的使用是值得的並且在可持續的範圍內。

同時我們應該在其他領域追求創新和發展。科學研究、環境保護、醫療保健等都是我們社會面臨的迫切需求,這些領域的投資也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益。我們應該在各個領域尋找平衡,進行取捨,以確保我們的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在社會和政治層面進行討論和辯論,確保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只有透過這種討論和辯論,我們才能夠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確保我們的資源運用在更具意義的專案上。

Budget-太空探索,NASA,國會投資,財政資金
江塵

江塵

Reporter

大家好!我是江塵,一名熱愛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我一直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追求。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部落格,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科技資訊、趨勢和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