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回收機器拆解電池,以儲存它們——Circu Li-ion 創新的方式
介紹
盧森堡新創公司 Circu Li-ion 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Antoine Welter 表示他們的智慧回收機器可以在幾秒鐘內檢測電池的狀態。“我們知道哪個電池單元可以重新使用,哪個不行。”他於週一對 TechCrunch 表示。Circu Li-ion 的業務是將可用的電池零件從碎紙機中拯救出來。他們的機器透過人工智慧和日益增長的“電池庫”來辨識電池,將電池單元與塑膠外殼和 PVC 板等其他材料分離,並確保電池的健康狀態。狀態良好的電池可以用於移動應用,狀態尚可的電池可以用於儲存可再生能源,而不合格的電池則被送往回收廠。回收商通常會將電池碎成黑色物質,並透過冶煉或浸出法回收有價值的金屬。然而大量元件在這個過程中混在一起並遺失了。Circu Li-ion 的機器可以將電池單元從塑膠外殼和其他材料中分離出來,從而回收不需要經過碎紙機處理的有價值材料。
技術
當被問及機器如何確保電池健康狀態時,Welter 表現得十分慎重。“我們透過電化學阻抗光譜學(EIS)測試,收集每個電池單元超過 25 個資料點,並且根據這些資料點,我們可以準確到 1.2%的誤差範圍內確保電池的健康狀態。”Welter 解釋說,測試一個老化的電池有點像解讀樹的年輪。“你可以辨識出不同的模式,看出電池的良好程度。”
回收模型
Circu Li-ion 向製造商和回收商收取使用他們的機器和軟體的費用。該公司還在德國卡爾斯魯厄運營一個拆解電池的設施。在過去的工作中,Welter 是一位 B2B 投資者和顧問,而聯合創始人兼技術長 Xavier Kohll 則幫助 ETH 蘇黎世分校(ETH Zurich)研發了一款“柔性全人工心臟”。本月早些時候,Circu Li-ion 獲得了 BonVenture 領投的約 480 萬美元(約 450 萬歐元)的股權融資,再加上之前從歐洲創新理事會加速器獲得的約 420 萬美元(約 400 萬歐元)的補助金。這筆約 900 萬美元的種子融資將幫助該新創公司擴大其“機器即服務”業務模式。Circu Li-ion 表示他們還打算建立“全球最大的”電池回收資料庫。
社論:電池回收的環境意義
電池回收是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隨著電池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池回收的意義也變得更加重要。
環境問題
電池的製造和處理過程對環境產生了多種負面影響。首先電池中的許多材料來自有限的自然資源,如鋰、鎳和鈷。這些資源的開採和提煉導致了環境破壞和生態破壞。其次電池的廢棄物對環境造成了污染。如果不適當處理,電池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滲入土壤和水源,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風險。
資源回收
電池回收不僅可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價值材料。透過分類、拆解和提取電池中的重要元件,我們可以再利用這些材料,從而減少對有限資源的依賴。例如,回收鋰電池中的鋰可以用於生產新的電池,回收過程中提取的有價值金屬(如鎳和鈷)可以再利用於其他產品。
能源轉型
回收的電池零件還可以用於儲存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的供應具有不穩定性,需要儲存才能在需要時使用。使用回收的電池零件來儲存這些能源可以幫助在需求高峰時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同時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展望與建議
Circu Li-ion 的智慧回收機器為電池回收提供了一種機遇,可以更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電池資源。然而電池回收仍然面臨一些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來推動。
技術創新
在電池回收方面,技術創新是關鍵。像 Circu Li-ion 這樣的新創公司可以透過提供先進的回收技術來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政府和企業應該增加對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投資,以提升電池回收的效率和質量。
法規政策
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鼓勵和規範電池回收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應該包括強制性的回收要求、回收基礎建設的建立和資源回收的經濟激勵措施。同時政府應該加固對電池製造商和使用者的監督,確保他們履行相應的回收責任。
公眾教育
公眾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人們應該被教育和呼籲正確處理和回收電池。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應該加大對電池回收的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此外企業可以透過提供回收設施和資訊來引導消費者正確處理廢棄電池。
合作與共享
電池回收是一個關乎全球環境的問題,需要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專案,分享經驗和最佳做法。這樣可以加快電池回收技術的發展,同時也為全球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結論
電池回收是一項重要的環境任務,可以幫助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最大程度地回收有價值材料,同時促進能源轉型。Circu Li-ion 的智慧回收機器為這一目標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方式。然而實現有效的電池回收仍然需要各方的努力和合作。我們應該加固技術創新,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進行公眾教育,並促進國際合作和知識共享,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電池回收。
延伸閱讀
- 「Mitico 獲得 430 萬美元種子輪投資,運用‘史前化學’技術捕捉二氧化碳!」
- 微軟以 4 億瓦太陽能推動 AI 野心,綠能與科技結合的未來!
- 蘋果支付 2000 萬美元和解手錶電池脹起訴訟,強調無不當行為!
- 「對抗氣候變遷!洛杉磯新創企業如何攜手減少野火風險?」
- 「揭密電子廢料!Alta Resource 如何回收珍貴稀土金屬!」
- 「Electra 揭曉廉價潔淨鐵淨化新技術,獲得 2.57 億美元資金助力發展!」
- 「2025:氣候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完美聯姻將如何改變未來?」
- 氣候科技的黃昏:未來的新機遇將是什麼?
- 北極熊創辦人辭職!電池獨角獸 Northvolt 申請破產,未來何去何從?
- 「能源轉型已成大勢所趨!大型資金無法回頭的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