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chin Bansal's Navi Seeks $2 Billion Valuation in Fundraise
印度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Navi 近日就外部籌資進行談判,而以前 Flipkart 聯合創始人 Sachin Bansal 領導的 Navi 預計以約 2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資金。訊息人士指出,Bansal 當前正在與投資者洽談籌資事宜,並希望籌得 2 至 4 億美元之間的資金。Navi 是一家總部位於孟加拉 uru 的新創公司,當前大部分資金來自自身資金。自 2018 年成立以來,Bansal 擁有該公司 97% 的股份,此次籌資若達成將是其首次大額外部籌資。
市場背景及籌資變化
在 2022 年提交檔案時,Navi 曾希望透過公開上市籌資 4.4 億美元。但隨著 IPO 市場低迷,該公司去年放棄了上市計劃。這次的籌資談判指向了印度風險投資市場的重大變化,也為全球金融科技行業帶來一個令人鼓舞的訊號。在印度整體新創公司融資在 2023 年遭遇重挫,呈現 73% 的下降後,這可能預示者成長期融資回到了議事日程上。
金融科技行業現況
此外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 ADIA 正在就印度說故事平臺 Pocket FM 進行談判。印度眼鏡品牌 LensKart、Temasek 投資的消費者營養平臺 HealthKart 以及摩託車出租平臺 Rapido 也正在尋求籌集新的成長期融資。根據《經濟時報》的報導,馬來西亞主權財富基金 Khazanah 是最近幾周與 Swiggy 支援的 Rapido 接觸的投資者之一。
新闞背景
印度的新創企業生態系統在去年看到了大型融資回合的急劇下滑,因為包括 Tiger Global 和 SoftBank 在內的全球投資者減少了投資,而國內風險投資公司則將焦點轉向了早期企業。
規管影響與突破
除了市場的變化,印度儲備銀行(RBI)最近幾年的監管行動也影響了發行卡片和貸款的新創公司,進一步觸發了金融科技行業的許多投資者恐慌。Navi 在這一過程中狹化了其業務範圍,去年 8 月以 1.785 億美元的金額出售了其小額貸款單位 Chaitanya India,Bansal 稱此舉是“將我們的業務重點轉向數位優先企業”的一部分戰略計劃。
創業家背景
在 Navi 之前,Bansal 在 Flipkart 首創了印度新創企業的先河,從一系列知名的戰略和金融投資者那裡籌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然而在 2018 年接手 Navi 並獲得 10 億美元的利益之後,他選擇了一種自力更生的方式。即使這可能是 Navi 的首次外部籌資,但這並不意味著 Bansal 沒有與有興趣的方在進行交流。Navi 在提交 IPO 申請之前曾與潛在的投資者進行過交流,包括 SoftBank。然而當 Navi 的銀行牌照申請被印度央行拒絕後,這些討論陷入了停滯。
未來展望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Bansal 表示他將在“幾個月後”重啟上市計劃,但前提是他們做好了準備。他對將 Navi 發展為一家銀行的想法並未放棄。“當前我會說我們已停滯不前,直到我們看到將來有可能再次實現這一可能性,[監管機構]以後給我們發出了一些綠燈,我們將在合適的時機再度發起。”
結語
這次 Navi 的籌資談判將進一步影響印度風險投資市場和全球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Bansal 對 Navi 的願景和籌資計劃體現出他對於金融科技行業的信心和決心,並且也對印度新創企業生態系統帶來了積極的啟示。
延伸閱讀
- 金融科技新星 Ramp 近期二次股權交易估值近翻倍,達 130 億美元!
- Brex 目標斬獲 5 億美元營收,獲得 Anthropic 與 Robinhood 等大客戶青睞!
- Apple Watch 在印度的出貨量激增,市場潛力無限!
- Meta 在印度擴張:即便裁員潮來襲,科技巨頭仍然看好市場潛力!
- 金融科技創始人 Charlie Javice 陷入罪惡泥潭,刑事審判正式啟動!
- 《Figure AI 計畫融資 15 億美元,估值飆升 15 倍引發關注!》
- Stripe 計畫以超過 850 億美元的估值出售員工股份,未來將如何影響科技界?
- Google 支援 Toonsutra,助力印度網路漫畫平臺蓬勃發展!
- 迦納金融科技公司 Affinity 獲得 800 萬美元融資,瞄準手機支付市場擴大數位銀行業務
- 「Plaid 攜手高盛,計劃籌集 3 億至 4 億美元的收購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