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h2>科技投資公司應放棄全贏家策略</h2>
<h3>背景</h3>
<p>風投業是追求重大成功的事業。然而一家新創公司是否必須具有在其領域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潛力才能獲得投資?我不這麼認為。</p>
<p>最近,Thumbtack 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Marco Zappacosta 參加了 TechCrunch 的 Found podcast 節目,談到了他的家居服務新創公司的發展。當我問他 Thumbtack 接下來的計劃時,考慮到這家新創公司已經成立了 15 年,最後估值達到 31 億美元,他的回答令我驚訝。</p>
<p>Zappacosta 說:“對我們的行業而言,線上預訂家居服務(例如在 Thumbtack 平臺上)的普及率還不到 10%。我們仍然處於這種轉變和演進的早期階段。我認為人們對這個市場份額有多大和將會有多大的意識程度還不足。”他續稱:“這也表明我們仍在努力,因為我們認為這個領域仍處於早期階段。”</p>
<p>Thumbtack 與其他一些競爭對手(包括 TaskRabbit、Angie’s List 和 Jiffy 等新創公司)有同樣的市場份額,只需要佔據整體市場幾個百分點,就可以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p>
<p>如果我們細想一下,大多數已建立起來的市場都更像是幾個贏家,而不是只有一個贏家。旅遊領域有 Booking.com、Trivago 和 Kayak。即使是如信用卡這樣的成熟市場,Visa 和 Mastercard 也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即使表面上有一家佔據市場的競爭者,市場仍然可以支撐多個贏家的存在。</p>
<p>音樂串流領域,Spotify 在其領域似乎是明顯的勝利者,但它只擁有全球串流市場的 31%份額,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位,但對於 Apple Music、Tidal、Deezer、Pandora 和 SoundCloud 等競爭對手仍然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可供爭奪。</p>
<p>雖然有些市場,例如治療罕見血液疾病的市場可能不夠大,無法支撐多個成功的市場參與者,但大多數市場都可以。</p>
<h3>全贏家策略的問題</h3>
<p>傳統上,風投業經常採用的是所謂的全贏家(winner-takes-all)策略,即只投資市場中有望成為絕對領導者的公司。這種策略鼓勵了高度競爭,追求市場的壟斷地位。</p>
<p>然而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這種策略的有效性。雖然在某些市場中,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確實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但並不是所有市場都需要這樣的統治者。</p>
<p>全贏家策略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過度競爭可能導致資源浪費和價格戰。如果每個競爭者都想成為唯一的贏家,他們將不斷投入大量資金並尋求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市場的不穩定和過度投資。此外當只有一個公司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時,消費者和企業都可能面臨缺乏選擇權的問題。</p>
<p>此外全贏家策略還忽略了市場的多樣性和競爭的穩定性。即使在可能存在一家表面上獨霸市場的公司的情況下,市場仍然可以容納多個成功的競爭者。這些競爭者可以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滿足不同型別的消費者需求,創造市場的多樣性和靈活性。</p>
<h3>建議</h3>
<p>因此我建議科技投資公司應懷著更開放和多元化的心態重新評估他們的投資策略。不應該僅僅追求市場的全贏家,而應該關注那些有潛力在市場上佔據一小部分市場份額,但仍然有足夠空間成長和獲得巨大成功的公司。</p>
<p>投資組合的多樣性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一個理想的投資組合應該包含幾個有不同競爭優勢的公司,而不僅僅是那些被視為將成為市場絕對領導者的公司。這樣的多樣效能夠降低風險,創造更穩定的投資回報。投資者應該注重選擇能夠提供創新和獨特價值的公司,而不僅僅是盲目追求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公司。</p>
<p>同時投資者應該重視創業者的策略和計劃以及對市場變革和創新的洞察力。投資組合中的公司應該能夠迅速學習和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並以此為基礎創造價值。</p>
<h3>結論</h3>
<p>在科技投資領域,我們需要擺脫全贏家策略的桎梏。投資者應該重新思考他們的投資策略,重視多樣性、創新和市場靈活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投資組合帶來穩定的回報,同時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和創新。</p></div><div>Investment-科技投資公司,全贏家策略,投資策略,投資公司,科技公司,投資,投資組合,</div>
延伸閱讀
- 「Moonwatt 獲得 830 萬美元,推動鈉離子儲能技術增強太陽能穩定性!」
- 臺積電豪擲千億美金布局美國晶片產業!
- 金融科技新星 Ramp 近期二次股權交易估值近翻倍,達 130 億美元!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DeepSeek 宣稱其理論獲利率高達 545%!這是未來科技的財富密碼嗎?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歐洲 Relay 成功募資 3500 萬美元,借鑒亞洲模式重塑送貨服務!」
- a16z 聘請前共和黨國會議員帕特裏克·麥肯利擔任顧問,科技風向標再度轉變!
- 全女性風投團隊助力!母嬰診所 Millie 獲得 1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科技公司 DEI 政策大變革:撤回與堅持之間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