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新創企業:振奮的融資風潮
文:
能源新創企業的逆勢崛起
在眾多新創公司中,能夠籌措到巨額融資的「巨型融資」逐步減少的情況下,對於致力於能源未來的新興公司來說市場卻出奇地強勁。即使風投市場近期出現放緩,有戰略架構的新創公司依舊能籌得巨額資金,不減其對重建能源的渴望。
強力躍進
在過去一年的一月和二月,有 12 項交易符合我們對能源的標準,追蹤使用 Crunchbase 資料所做的電力生產和分配相關公司。這包括太陽能發電、電池和電動車充電等專案。然而從 2023 年初到同年 3 月 4 日,有 7 項交易是中國公司。而到了 2024 年同期,依然有 12 項符合標準的交易,但這一次只有一家是中國公司。
全球風險投資市場的轉變
在全球風險投資市場因持續升高的利率而調整的情況下,流入科技新創公司的資本有所減緩。風險投資市場對於私有科技公司的投資減少對於新創階段特別明顯,這歸因於有限的退出環境和許多軟體公司較低的上市市值。後期新創公司的交易已經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以至於人們很容易忘記近年來私有科技公司的投資者是多麼樂觀。CB Insights 報告顯示,從 2019 年第一季度到 2022 年第四季度,每個季度都有 100 個以上的巨型交易,或者價值 1 億美元或更多的新創階段交易。而相比之下,2023 年第四季度只有 78 筆交易,這是至少自 2018 年底以來的最差結果。
能源領域崛起的核心
從 2023 年開始,中國主導能源巨型融資市場,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向太陽能面板和電池材料的製造商。在這一新融資中,多少不單單是對有潛力市場的投資,而更多是為了超越競爭對手。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電池材料領域,中國公司擁有 75%的石墨供應鏈,從開採到成品陽極材料,中國都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今年的情況大不相同,能源領域的巨型融資呈現出多樣性,只有一家中國公司進入前幾名,其餘巨型融資近乎平均分布在美國和歐盟。
新機遇的興起
在 2023 年,太陽能和電池材料佔據了巨型交易的大部分份額,而今年同等大小的交易已經涵蓋了一系列技術。地熱能、工業熱能、電解製燃料、電池迴圈利用、電動車充電、鋰開採和地質氫等各種領域都有涉及。即便是熱泵,一種幾十年前的技術,也獲得了 1.45 億歐元的資金注入。今年所代表的一系列產業多樣性表明,許多從前的早期階段公司已經掌握了自己的科學或技術風險,並開始邁入商業化的旅程。
深思且加速行動
儘管能源行業的投資趨勢是令人鼓舞的,但隨著碳排放仍在創下新記錄,我們仍然在對抗火災時潑杯水。我們需要更多、更快的行動。
延伸閱讀
- 巴西牙科服務 BNPL 新創公司 Capim 獲 2670 萬美元 A 輪融資!
- Gozem 籌得三千萬美元,瞄準法語非洲擴充套件車輛融資與數位銀行業務!
- 《Figure AI 計畫融資 15 億美元,估值飆升 15 倍引發關注!》
- 3D 住宅印刷先驅 ICON 獲 5600 萬美元資金,Norwest 和 Tiger Global 攜手助力!
- 「Tabby 獲 1.6 億美元資金,估值飆升至 33 億美元,瞄準 IPO 及多元化業務!」
- 2024 年 AI 投資激增 62% 達 1100 億美元,即便新創企業融資整體下降 12%!
- 迦納金融科技公司 Affinity 獲得 800 萬美元融資,瞄準手機支付市場擴大數位銀行業務
- 安德魯技術公司洽談籌集高達 25 億美元資金,估值達 280 億美元!
- 超邊界創新!Superlogic 融資 1370 萬美元,助你用獎勵積分換取非凡體驗!
- Avelios 獲得 3100 萬美元融資,矽谷創投重磅出擊革新醫療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