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報宣布將於明年實現盈利
作者:Ivan Mehta
時間:8 小時前
創辦人 Pavel Durov 設定開創盈利的目標
電報創辦人 Pavel Durov 表示公司預期明年將會實現盈利,並希望未來能夠走向公開上市。這款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已突破 9 億使用者數,透過廣告和訂閱服務已賺取了「數億美元」。Durov 在接受《金融時報》存取時透露這些訊息。他提到,雖然全球投資者已經以超過 300 億美元的估值向公司投資,但電報的目標是未來走向公開市場。「我們開始尋求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希望保持獨立。一般而言,我們認為 [上市] 是一種民主化電報價值的方式,」他告訴《金融時報》。
盈利來源及財務計劃
雖然電報並非尋求龐大的融資,但公司願意透過較少的股權交換來進行小型投資。電報在兩年前推出了高級訂閱服務,並在數個月內突破了一百萬付費使用者。此外公司還為一對多的頻道提供廣告解決方案,並計劃在本月推出與頻道所有者分享廣告收入的計劃。
Durov 告訴《金融時報》,當前廣告解決方案僅限於特定地理位置,並要求廣告代理機構的支出在 100 萬歐元至 1000 萬歐元之間。電報計劃在今年擴大全球的廣告服務範圍,並為小型廣告花費者提供更多機會。
應對挑戰和未來投資
此外電報還透過 TON 基金會試驗區塊鏈專案。2022 年 12 月,該公司透過 TON 區塊鏈拍賣高級使用者名,讓使用者在不需要任何 SIM 卡的情況下使用應用程式。2023 年 9 月,電報在全球範圍內新增了自我保管的加密錢包,美國除外。
Durov 過去曾表示電報希望為企業使用者推出 AI 助理以提供客戶服務。此外公司還計劃投資於 AI 技術,以解決常常困擾該平臺的內容審核問題。
評論與建議
經營策略的智慧
這一系列的舉措將使電報巧妙地找到了實現盈利的道路。從訂閱服務到廣告收入,電報不斷尋求新的商業模式以實現永續發展。這種結合了訂閱收入和廣告收入的策略,讓公司不僅可以從長期訂閱使用者中穩定賺取收入,還能透過廣告來為更多使用者創造價值。
上市計劃的挑戰
在走向公開市場的道路上,電報將會面臨諸多挑戰。盡管公司希望維持獨立性,但如何在上市後保持這種獨立性將是一大難題。此外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拓展廣告服務也將需要應對不同地區的監管和文化挑戰。
AI 應用與未來展望
電報所計劃投資的 AI 技術將對平臺內容的審核和使用者體驗產生積極作用。而新的區塊鏈專案也為未來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將有助於提升電報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市場中的地位。
總體而言,電報在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上的持續努力,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 數百家公司因中國資料風險封鎖 DeepSeek,背後的隱憂是什麼?
- 「Kayak 創辦人回歸!全新應用 Steppin 助你遠離社群媒體,鼓勵健走生活!」
- 2024 科技裁員大盤點:公司、行業與趨勢全解析!
- 自駕車公司 TuSimple 創辦人要求清算,因股份控制權對簿公堂!
- 北極熊創辦人辭職!電池獨角獸 Northvolt 申請破產,未來何去何從?
- 「建立一個既能拯救世界又能盈利的公司:成功祕籍揭曉!」
- 社交應用 Fizz 創辦人重返掌舵,CEO 因「連番失敗退休」意外下臺!
- 2024 年科技業大裁員全紀錄:哪些公司首當其衝?
- 「Elastic 創辦人重返開源世界,四年後的心聲與展望」
- 「Synex 創辦人攜帶 80 磅磁鐵被扣,今打造行動式 MRI 測試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