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dNow 正式上線:美國加快支付速度的突破
背景
美國政府的即時支付系統 FedNow Service 本週正式上線。FedNow 是一個用於轉移金錢的即時支付基礎設施,承諾成為金融機構更快的支付渠道,為資金提供即時存取,無論日期或時間。銀行通常不會全天 24 小時開放,也不會讓您接收到錢並在同一天使用它,因此 FedNow 的上線具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其他國家(如巴西、印度、英國和歐盟)早已推出了類似的服務,美國在這方面算是“落後”,這也是 FedNow 的重大突破。
美聯儲表示各種規模的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均可註冊並使用 FedNow。已有約 35 家金融機構在此名單上,此外還有 16 家服務供應商為銀行和信用合作社提供支付處理支援。
對個人和金融機構的影響
作為一個即時支付系統,FedNow 的上線對於合同工來說意味著可以立即支付報酬,而且不局限於現金。同時較小的金融機構現在可以提供與大型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相同水平的服務。透過 FedNow 可以更快收到報酬,這可能減少人們需要申請透支貸款的需求。
FedNow 未來的功能還包括銀行和信用合作社的客戶能夠透過其金融機構的移動應用程式或網站“快速而安全地”傳送即時支付。巴西的 Pix 支付系統的成功經驗顯示,FedNow 在美國有著巨大的改變的潛力。支付公司 Matera 從巴西中央銀行的資料中發現,2023 年第一季度的 Pix 交易總數為 81 億筆,而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交易總數則為 42 億和 38 億筆。Matera 表示:“這是 Pix 交易首次超過信用卡和簽帳金融卡交易總和的季度。”
金融業界的反應
儘管 FedNow 是及時支付系統,但金融行業中的一些人,如 Airbase CEO Thejo Kote,認為這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普及。Kote 在之前的一次存取中表示:“接收和傳送款項的銀行都必須能夠支援這些新的協議和新的支付渠道,而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對未來幾年,覆蓋範圍將會大大加固感到樂觀。然而現在絕大部分的資金仍然透過自動清算系統網路流動,這需要處理一系列的挑戰。”
美國的 ACH 網路由 Nacha 組織管理,該組織在一份宣告中指出“即時支付系統(如 FedNow 和 RTP)和 ACH 網路(包括即日 ACH)將共同滿足市場的不斷變化需求”,並且“大量預計和定期支付、知名對手方之間的支付,如工資和福利的直接存款、賬單支付、企業間支付和帳戶轉賬,ACH 網路仍然適用。”
對市場和消費者的影響
FedNow 的推出已經引發一些爭議。Custodia 銀行創始人兼 CEO Caitlin Long 在推特上質疑為什麼 Adyen 等歐洲金融科技公司能夠名列 FedNow 參與者之列,她認為聯邦儲備系統是否正在抑制金融科技公司的參與。Adyen 在一份宣告中確認,該公司於 2021 年獲得美國銀行分行許可證,在完成測試並獲得 FedNow 服務使用認證時屬於首批完成的機構之一。
金融科技協會(FTA)在七月 20 日發表宣告,對美國的新即時支付系統表示歡迎。FTA 總裁兼 CEO Penny Lee 在宣告中表示:“FedNow 意味著更多的消費者和企業可以透過他們的金融機構在幾秒鐘內傳送和接收支付,而不是幾天的時間。即時支付將為消費者提供支付賬單的額外選擇,更快地獲取工資,並避免透支費和掠奪性貸款。它還將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開支,減少錯誤並降低成本。”
一些金融科技領域的領袖也對此表示熱情。Orum 公司的 CEO 兼聯合創始人 Stephany Kirkpatrick 相信 FedNow 為金融科技公司在不同支付渠道之間建立橋樑提供了巨大機會。她補充說:“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找到如何將 FedNow 整合進更廣泛的支付網路中,這種互操作性的挑戰為許多人提供了創新的機會。”
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Modern Treasury 的 CEO Dimitri Dadiomov 對 FedNow 的推出表示讚賞,他表示:“美國更多地存取即時支付標誌著金錢轉移速度的根本變革,將使企業和消費者能夠比以往更快、更自信、更輕鬆地進行交易... 當經濟更高效,即時支付是更高效的金錢運動生態系統的支柱,每個人都會受益。”
結論
儘管 FedNow 的上線在金融業界引發了一些爭議,但對個人和金融機構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突破。隨著 FedNow 的推出,合同工可以立即支付報酬,較小的金融機構可以提供與大型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相同的服務。此外 FedNow 的上線還有助於加快支付速度,減少人們需要申請高利貸的需求。
然而市場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這一新的支付系統,並且當前還有很大一部分美國消費者更喜歡使用紙質支付方式。但隨著政府公開支援數位支付,隨著 FedNow 的上線,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延伸閱讀
- 臺積電豪擲千億美金布局美國晶片產業!
- 美國停止對俄羅斯的進攻性網路行動,背後原因是什麼?
- 駭客入侵!美國大型員工篩檢機構 DISA 洩露超過 300 萬人資料!
- 「Web Summit 熱議:Scale AI CEO 力倡美國贏得 AI 戰爭,卻遭與會者冷淡反應!」
- 美國人工智慧安全研究所將面臨大削減?影響深遠的預警!
- "TikTok 強勢回歸!在美國的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再次上架"
- 法國宏觀投資 1120 億美元布局 AI,對抗美國 Stargate 計畫!
- 美國各州聯盟起訴!馬斯克的 DOGE 獲取美國人私密資料,引發隱私風波
- 駭客入侵!美國非營利醫療機構超過 100 萬患者個資被竊!
- 美國血液捐贈巨頭遭勒索攻擊 預警運營恐面臨重大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