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巨頭 Medium 選擇放棄人工智慧的原因
中美媒體發展的分歧
中美兩國在媒體發展方向上存在著顯著的分歧。特別是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領域,兩國對待這一技術的態度截然不同。在中國,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媒體產業的重要一環,許多公司紛紛投入大量資源進行 AI 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而在美國,儘管許多媒體公司也意識到了 AI 的潛力,但卻存在著一種「放棄 AI」的態度。
Medium.com,作為一個知名的出版平臺,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努力探索自身的定位。該平臺推出了訂閱制的付費會員服務,設定每月 5 美元或每年 50 美元的價格。CEO Tony Stubblebine 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表示 Medium 的訂閱業務正在逐步增長,並即將達到重要的裏程碑。
Medium 對人工智慧的看法
然而有趣的是,儘管 Medium 是一個科技驅動的企業,該公司卻選擇放棄了人工智慧。這一決策引發了廣泛關注,許多人都在思考 Medium 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以及這種立場對於媒體行業的價值觀意味著什麼。
一方面,Medium 的選擇可能表明他們對於人工智慧在寫作領域的價值存在懷疑。Medium 一直強調「每個人都有值得說的事情」,這種價值觀體現在他們對於寫作的重視和對作者的支援上。而人工智慧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損害這種價值觀,因為它可以自動生成大量文章,可能會威脅到真實的、有價值的人類寫作。
寫作的商業價值
儘管 Medium 以寫作為核心,但它也是一個商業企業,需要考慮利潤和經濟可行性。當 AI 技術越來越成熟時,它在媒體產業中的潛力也愈發顯現出來。有些媒體公司利用 AI 技術生成文章,大幅降低了成本和人力投入,同時保持了一定的品質。
然而 Medium 決定放棄 AI 也有其合理之處。在媒體行業,高品質的內容和真實的寫作都是無價的,這是傳統的核心價值觀。Medium 可能相信,只有透過人類的思考和創作,才能真正產生具有深度、價值和影響力的文章。
思考與建議
Medium 放棄 AI 的選擇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哲學問題:人工智慧是否能夠完全替代人類的創作?這一問題也扣緊了寫作者、媒體公司以及整個社會關於媒體未來發展的思考。儘管 AI 在某些領域的應用效果非常出色,但它是否真的能夠代替人類的創造力和情感?這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對於中國的媒體公司而言,AI 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遇和效率提升。然而像 Medium 這樣的公司選擇保持對寫作的堅持,也許是在提醒我們,在媒體行業中,價值觀和品質永遠是我們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
對於寫作者來說 Medium 的選擇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訊息:寫作是有價值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和觀點,值得被呈現和分享。不要因為市場上可能出現大量由 AI 生成的文章而感到沮喪,相信自己的創造力和獨特性,堅持寫作的乘寫作人。
儘管 AI 技術的發展可能給媒體行業帶來不可忽視的變革,但人類的創造力和智慧是無法取代的。Medium 放棄 AI 的立場提醒我們,當面臨科技發展的時候,我們應該慎重思考,維護我們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也要善用科技,創造更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揭開 Mistral AI 的神祕面紗:揭示 OpenAI 競爭者的所有祕密!
- 未來科技:研究人員揭示如何打造變形機器人,猶如 T-1000 般神奇!
- ElevenLabs 推出全新語音轉文字模型,引領 AI 語音技術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