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隱形新創到德州最大電池艦隊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Base Power 從一個隱形的新創公司,成長為德州最大的電池艦隊之一。現在這家公司成功籌集了 2 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快速擴張,包括增加數十兆瓦時的電池儲能,並計劃在美國國內建立電池工廠。這個 B 輪融資由 Addition、Andreessen Horowitz、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和 Valor Equity Partners 領投,Altimeter、Terrain、Thrive Ventures 和 Trust Ventures 也參與其中。
備用電池的革新
備用電池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特斯拉的 Powerwall 已經銷售近十年,但 Base Power 將這種模式推向了新的領域。首先它們的電池規模巨大,分別為 25 或 50 千瓦時,幾乎是單一 Powerwall 的兩倍或四倍。其次是成本:Base Power 的前期費用僅需 595 美元或 995 美元,視容量而定,而單一 Powerwall 的價格則約為 1.5 萬美元或更多(未計入激勵措施)。然而這個優惠的條件是客戶必須承諾在三年內以每千瓦時 9 美分的價格向該公司購買電力,加上當地公用事業公司的輸送費用。他們還必須支付每年的費用,範圍從 225 美元到 345 美元不等。對於德州的平均家庭來說這個費用大約增加了每千瓦時 2 美分的成本。
電網平衡的商機
對於 Base Power 來說真正的財富幾乎肯定來自於所謂的電網平衡運營。由於德州電力市場的執行方式,該新創公司可以透過將其安裝的電池中的電力回饋到電網中而獲得報酬,在某些情況下報酬甚至相當豐厚。透過安裝住宅電池,Base Power 似乎找到了一種快速建立兆瓦級電池艦隊的方法,有時被稱為“虛擬電廠”。雖然德州擁有越來越多的巨大電網級電池設施,但這些設施的規劃、許可和建設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然而住宅電池可以在幾週內獲得許可並安裝。Base Power 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 Zach Dell 告訴 Canary Media,該公司在三月份安裝了 10 兆瓦時的電池。該公司計劃在今年夏天達到 100 兆瓦時的目標。新的資金將用於加速安裝和擴充套件到新的州。資金也將用於開始在美國建設電池工廠,這項舉措可能部分地保護它免受關稅的威脅,但也引入了一種新的風險。電池工廠已被證實是挑戰性的,其他公司在嘗試同樣的事情時也遇到了困難時期。
結論與展望
Base Power 的快速崛起和大規模擴張,不僅展示了其在電池技術和市場執行上的創新,也反映了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儲存的迫切需求。隨著公司計劃進入新市場並建立國內生產線,未來幾年將是觀察其能否成功應對挑戰並實現其宏偉目標的關鍵時期。對於德州乃至整個美國的消費者來說 Base Power 提供了一個更經濟、更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這也可能對未來的能源政策和市場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