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AI 助手提升線上對話品質的研究結果
背景
過去幾年來,社交媒體和數碼新聞平臺的評論區常常充斥著侮辱、威脅甚至騷擾的言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41%的美國成年人曾經親身經歷過網上騷擾,其中 1 成成人表示曾因其政治觀點而在網上遭到騷擾。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這樣的侮辱性線上對話並不是必然的。楊百翰大學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的一篇論文指出,人工智慧可以用於提高線上對話的品質,促進文明交流。
研究內容與結果
根據此研究,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特殊的線上平臺供實驗使用。參與者被配對成對立的觀點,線上上交談探討美國政治中高度極化的議題:槍控。在對話過程中,人工智慧工具會不斷給其中一個參與者提供提示,建議重寫其訊息以使語氣更友善,但不改變其內容。參與者有自由權選擇是否接受、修改或拒絕 AI 助手的建議。談話結束後,參與者會被引導填寫一份調查,評估對話品質。共有超過 1500 人參與了此實驗,生成了 2742 個由 AI 產生的重寫建議被參與者接受。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 AI 重寫建議的參與者的對話品質顯著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們表現出更強烈的願意傾聽其政治對立者的觀點。楊百翰大學電腦科學教授大衛·溫蓋特表示:“我們發現,重寫建議的使用頻率越高,參與者越有可能感知到對話不具有分裂性,並且他們感到被聽到和理解。”參與此研究的他也指出,AI 助手的重寫建議並不改變對話的內容,也不改變參與者的觀點。他強調 AI 助手的對話輔助與具有說服力的 AI 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種有益且道德的方法。“幫助人們進行有成效和有禮貌的對話是 AI 的一個積極成果。”
討論與評論
這項研究的影響深遠,它提供了一種應對多年來困擾著網際網路的惡劣線上文化的可行方案。與專業培訓班由專家主持、範圍有限又難以普及的傳統方法不同,AI 幹預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數碼渠道。透過合理利用 AI 的力量,線上平臺可以被轉化為建設性的論壇,不同背景和觀點的人們可以共同討論當前問題,表達關懷和尊重。
結論與建議
這項研究表明,AI 技術能夠在善加運用時在塑造一個更積極線上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對於社交媒體和數碼平臺而言,應該積極考慮引入 AI 助手,以協助使用者線上對話中改進其語氣和態度,但同時要確保 AI 助手不幹預對話的內容和觀點。此外 AI 助手更需要精準的設計和開發,以確保提供具體、實用的建議,而非僅僅是表面上的客套話。最重要的是,使用者應該保持對話中的自主權,可以接受、修改或拒絕 AI 助手的建議。
總之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希望,即透過適當地整合 AI 技術,我們可以改變網路空間,從而建立一個文明、友善且具建設性的線上社交環境。
延伸閱讀
- 「Jolla 創始人揭開神祕面紗:新型隱私友好 AI 助手引領 GenAI 革命!」
- 全新 AI 助手 RPLY 震撼登場!錯過的簡訊也能即刻回覆!
- Mistral 全新 AI 助手登陸 iOS 與 Android,科技革新再升級!
- 研究人員利用 NPR 週日謎題測試 AI 推理能力的創新方法
- 「突破性發展!研究人員以不到 50 美元打造 OpenAI 的競爭對手」
- Google 重組團隊進軍 DeepMind,力推研究轉化為開發的速度!
- 巴西創業公司 Carecode:AI 助手重塑醫療保健未來,受 a16z 和 QED 支援!
- Grok 現在對所有 X 使用者免費開放!探索全新 AI 助手的無限可能!
- 「OpenAI Whisper 轉錄工具遭質疑:研究人員揭祕其幻覺問題!」
- 亞馬遜推出 AI 助手“阿美莉亞”,助力賣家提高業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