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誇大和災難論之間的薄弱界線
就在最近,Stability AI 創辦人暨 CEO Emad Mostaque 宣佈了一份 22 字的關於 AI 風險的宣告;他也跟我們分享許多與具名人士的密切合作計畫。同場晚宴上,我們也遇到紐約大學的副教授及著名 AI 研究員 Kyunghyun Cho,他對於 AI 的風險宣告和 Open AI 的 CEO Sam Altman 的國會證詞有些想法。他打算避免陷入災難論的論述,著重在 AI 技術的發展。Cho 的想法廣傳開來,而 Mostaque 也依然穿梭在 AI 誇大和災難論之間,繼續為這門技術的發展推波助瀾。
一份重磅宣告
最近釋出的 22 字宣告呼籲,要將「減輕 AI 帶來滅絕的風險,與其他有著全球性風險例如:大流行和核戰爭,放在同等的重要性上」。這份宣告得到了許多 AI 界的人士符名。Mostaque 也在 Twitter 上狂升市場聲勢,表示這份宣告包含了幾乎整個 AI 界的身影。
誇大的災難論?
Cho 似乎對於此份宣告並無好感,他認為,將過於關注災難論,會讓 AI 的技術發展進入瓶頸。 我的幾篇文章也得到了 AI 科學家的好評,包括 Cohere for AI 的 Sara Hooker 聲稱災難論只是極少數人的意見,有可能會為 AI 的發展帶來負面壓力,使它呈現消極發展的態勢。Cho 的人民問答得到了良好的反響,而 Mostaque 繼續活在災難論和誇大的氛圍裡,努力推廣 AI 技術的優勢。即便 Mostaque 背後的事情漸行漸遠,AI 誇大和災難論之間的薄弱界線還是會繼續蔓延。
網路問答的重要性
Cho 接受的人民問答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雖然最近媒體上報導了 Mostaque 虛構他的背景、經歷以及商業夥伴的新聞,但對我而言,關注 AI 部落格和人民問答上 AI 科學家的實際想法比報紙上的大新聞更為重要。我們需要重視 AI 科學家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所提供的具體想法。AI 誇大和災難論之間的薄弱界線還是會繼續存在,但我們應當關注不隨著潮流的大多數 AI 科學家們正在思考的重要問題。
延伸閱讀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臺積電豪擲千億美金布局美國晶片產業!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
- 全新藍天社交平臺 Flashes 正式上線,挑戰 Instagram 地位!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揭開 Mistral AI 的神祕面紗:揭示 OpenAI 競爭者的所有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