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 3D 影像技術取代司機手勢
未來自動駕駛車與行人間如何溝通?
當前,司機和行人會透過眼神接觸或手勢來相互表達自己的意圖,但未來自動駕駛車與行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將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MaMeK 專案的研究人員在慕尼黑舉行的 LASER World of PHOTONICS 貿易展中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專案是一個關注投影系統的人機通訊的聯合專案,其中包括奧迪公司等合作夥伴。
使用投影和 3D 影像技術進行人機溝通
該專案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兩種技術,一種是直接在車上顯示的投影系統,另一種是在車周圍的地面上顯示全息投影。Fraunhofer IOF 負責後者的技術開發。該技術利用了先進的鐳射技術,將影像分解成多個相互融合的子影像,透過微型光學望遠鏡放大,並使用一系列的微晶體確保投射方向,從而實現在日光照射下全方位顯示,十分靈活可靠。關鍵是其可以在日照下提供高達 10,000 勒克斯的亮度,這是由鐳射、SLM 影像生成器和 Docter Optics SE 公司的技術提供的,其融合使得腳踏車手和行人即使在晴天下也可以看到道路投影。該技術的優點還在於獨立系統,體積小巧、方便安裝、可重複使用性強。
技術拓展及約束
該技術的靈活性和高精度的空間投影技術顯示出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該技術對鐳射和光學技術等精密科技的高要求,也使得它的應用仍有一些約束。例如,它並不能完全解決道路交通中存在的所有問題,仍需要配合其他技術。未來,隨著智慧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將有更多新技術和應用方案的不斷湧現,我們也需要持續關注這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情況。
結語
使用 3D 影像技術來取代司機手勢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技術,它將顛覆現有道路交通行人和駕駛人之間的溝通方式,為未來自動駕駛車和行人提供了一個安全而高效的溝通平臺。然而除了技術的發展,我們還需要關注如何更好地推廣這種技術,擴大其應用範圍。我們需要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加大投入,為自動駕駛、智慧交通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從而推動道路通行安全、行人出行安全和城市交通效率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