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的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新增 AI 生成的詩歌明信片
背景
Google 最新推出了一項新工具,讓使用者可以根據藝術作品和自選主題生成 AI 生成的詩歌明信片。這項詩歌明信片的功能是 Google 在重新設計其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的過程中,將生成 AI 功能擴充套件到其他服務中的一部分,例如在檔案中生成文字創作,在表格中使用 AI 生成程式碼等。詩歌明信片功能在 Google 的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和網站上,你可以選擇不同型別的詩歌生成,包括十四行詩、長短句、頌詩、哀歌、俳句等。生成的詩歌內容將基於你在生成器中輸入的主題,例如「海洋」或「春天」以及你想要在明信片封面上的藝術作品。其中一些可用的作品包括《神奇的海浪》、《呼喊》、《星夜》等等。
AI 生成的詩歌明信片
使用者可以在生成器中選擇自己的主題和藝術作品,AI 將根據這些選擇生成一首詩歌,以明信片的形式與朋友分享。舉例來說你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藝術作品和主題選擇生成一首俳句詩,然後將其分享給朋友。根據報導,Google 表示這些詩歌是使用其 PaLM 2 大型語言模型生成的,該語言模型在今年早些時候推出。
(圖片來源:Emma Roth / The Verge)
其他功能更新
除了詩歌生成器以外,Google 的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現在還允許使用者透過個性化的內容來瀏覽文化亮點,並提供更好的搜尋文化主題的方式。此外 Google 還新增了一個名為「文化飛輪」的功能,讓您在檢視作品時可以瀏覽相關內容。當前重新設計的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僅在 Android 上可用,iOS 版本將很快上線。
評論
這項 AI 生成詩歌明信片的功能在 Google 的 Art & Culture 應用程式中提供了一種有趣而創新的方式來體驗藝術和文化。透過將生成 AI 應用於文學和藝術領域,Google 使使用者能夠以更直觀的方式與藝術作品互動,並在創造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然而這種 AI 生成的詩歌作品是否真正具有藝術性和準確性,則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儘管 AI 可以在生成詩歌時參考特定主題和畫作,但它是否能夠真正理解詩歌的藝術和情感內涵以及它是否能夠體現人類創意的獨特性,這些問題仍然存在爭議。
這種 AI 生成的詩歌明信片功能的出現也引發了一些關於人工智慧對於藝術創作和文化傳承的影響的深層思考。某種程度上,AI 生成的藝術作品可能會導致藝術的「普及化」,因為它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創作和傳播作品,但同時也可能削弱人們對於藝術與人類創意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建議
在使用 AI 生成詩歌明信片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對於藝術和文學價值的尊重和警覺。即使這些生成的詩歌可能無法完全傳達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但它們可能仍然具有娛樂價值和創造性的價值。我們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體驗這種新的技術,同時也要將其視為藝術發展和人工智慧應用的一個切入點。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繼續尊重和支援真正的詩人、藝術家和作家,他們以自己的語言、想法和情感創造出真正觸動人心的作品。這些作品才是將人類文化傳承下去的真正力量,不容忽視也不可替代。
延伸閱讀
- 「Avataar 全新工具上線!輕鬆打造 AI 生成產品影片!」
- YouTube Music 正測試 AI 生成的電臺功能,並新增歌曲識別工具
- YouTube 現在允許使用者要求移除模擬您的臉部或聲音的 AI 生成內容
- FCC 建議政治廣告中所有 AI 生成的內容均應披露
- Google 電視推出 AI 生成的電影描述
- Google Veo 隆重登場:AI 生成影片的全新突破
- 人工智慧“Meta,Character AI”下注“有趣”的聊天機器人,AI 生成的微笑背後潛藏著問題
- Adobe 建立了一個符號鼓勵標註 AI 生成的內容
- AI 生成更多的假訊息:如何加速假訊息的蔓延?
- AI 降臨?AI 生成「巴本海默」預告片背後的真相! | AI 潮流炒作的深層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