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cket Lab 成功在落水後回收再利用火箭
概述
Rocket Lab 在這一次「Baby Come Back」任務中成功回收了 Electron 火箭的第一級,但這次並沒有使用直升機來進行回收。當火箭在週一從紐西蘭的馬希亞半島升空後,大約兩分半鐘後,它的第一級部分脫落並落入太平洋,火箭實驗室的團隊隨即回收了可重複使用的增壓器。在分離後,增壓器以超過每小時 9,000 公裏(5,592 英裏)的速度降落至地球,途中溫度達到 2,400 攝氏度(4,352 華氏度)。火箭在發射後約八分鐘部署了主傘,這使它能夠安全地落水,火箭實驗室透過一個特殊設計的捕獲固定架將其帶到一艘船上。Rocket Lab 的目標是最終將其增壓器重複使用於未來任務。
從直升機到海洋回收的轉變
Rocket Lab 是一家以發射小型衛星聞名的公司,以其非傳統的使用直升機捕捉墜落增壓器的方式而聞名,但今年年初,Rocket Lab 改變了策略,因為之前的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去年五月的一次發射中,直升機成功在空中捕捉到增壓器,但飛行員最終將其投入海洋,原因是他們對其飛行表現不滿意。Rocket Lab 在去年十一月還有一次未能成功捕獲增壓器的嘗試。
Rocket Lab 發言人摩根·貝利(Morgan Bailey)在向《Verge》發表的一份宣告中表示 Rocket Lab 發現 Electron 在接觸水後的表現比最初預期的要好,這使團隊能夠透過淘汰直升機,僅從海洋收回火箭,從而簡化了操作。Rocket Lab 計劃將回收的火箭級進行評估,以便進行未來回收任務的分析,並最終實現 Electron 的再飛行。
潛在的影響和建議
這次回收成功標誌著 Rocket Lab 在火箭回收和再利用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火箭回收和再利用是實現更可持續和財務上可行的太空探索的關鍵所在。隨著世界各國對太空探索的興趣日益增加,如火箭回收和再利用這樣的技術則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減少對地球資源的影響。
然而 Rocket Lab 在這方面面臨著來自 SpaceX 等公司的激烈競爭。SpaceX 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成功地實現了火箭回收和再利用,並且已經成為美國航天發射領域的主導者。
對於 Rocket Lab 來說繼續在火箭回收和再利用技術上努力並取得進展至關重要。他們應該繼續改進增壓器的設計,以提高其回收能力並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衝擊。此外 Rocket Lab 還應該與其他太空公司、研究機構和政府合作,分享技術和資源,推動整個太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論
Rocket Lab 成功回收了 Electron 火箭的第一級,並且將這一成就歸功於放棄使用直升機捕捉的策略,而是利用海洋回收。這一成就標誌著火箭回收和再利用技術的重要突破,並對實現可持續和財務上可行的太空探索具有深遠影響。然而 Rocket Lab 仍然需要努力改進設計,提高回收能力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與競爭對手保持競爭力。
延伸閱讀
- 「火箭實驗室前景看好,未來衛星星座計畫令人期待!」
- 火箭實驗室 Peter Beck 談如何重塑 2024 年 Disrupt 的太空經濟
- 火箭實驗室與 True Anomaly 將對軌道進行重大動作
- 火箭實驗室被議會備忘錄指責「誤導」 Neutron 發射準備
- 瓦達太空與火箭實驗室成功在猶他州實現獨一無二的太空船著陸
- 火箭實驗室:轉型應用領域
- 火箭實驗室 CEO 表示發射合同在火箭經過實證試飛前「基本上毫無價值」
- 火箭實驗室的 Electron 運載火箭明年已“滿額”,預計 11 月底恢復飛行
- 「火箭實驗室表示 Electron 火箭可能在今年結束之前重返藍天」
- 火箭實驗室 Electron 超過兩年來首次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