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新創 Solid 申請破產保護:從高峰到低谷
在金融科技領域中,一度被譽為「金融科技界的 AWS」的 Solid 公司,於 2024 年 4 月 7 日在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提交了第 11 章破產保護申請。這家成立於 2018 年的新創公司,曾經從 FTV Capital 和 Headline 等投資者手中籌集了近 8100 萬美元的資金,並在 2022 年 8 月達到了 3.3 億美元的估值。然而從輝煌的高峰跌落至今日的低谷,Solid 的經歷讓人不禁反思金融科技行業的脆弱性和挑戰性。
從輝煌到破產:Solid 的興衰
Solid 公司曾經以其快速增長的業績和創新的服務模式聞名。該公司透過易於整合的 API,為金融科技和垂直 SaaS 公司提供銀行、支付、卡片和加密貨幣產品。2022 年 8 月,Solid 宣布其收入增長了 10 倍,客戶數量翻倍至 100 家,並實現了盈利。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Solid 未能在最後一輪融資後籌集到更多資本,並面臨了高昂且複雜的訴訟,這些因素最終導致了公司的破產申請。
訴訟風波與資本困境
2023 年,Solid 成為了其 B 輪投資者 FTV Capital 的訴訟目標。FTV Capital 試圖收回其 6100 萬美元的投資,並指控 Solid 的聯合創始人 Arjun Thyagarajan 和 Raghav Lal 在公司收入、客戶流失率和業務狀況上對其撒謊,並要求他們辭職。Solid 的聯合創始人隨後對 FTV 及其合夥人 Robert Anderson 提起反訴,指責 FTV 是一家「侵略性的私募股權公司」,並聲稱該公司在投資不再盈利時,訴諸於捏造的欺詐指控、威脅和強硬手段試圖收回資金。根據破產檔案,雙方的訴訟於 2024 年 4 月在達成和解後被駁回。
破產保護與未來展望
在申請破產保護時,Solid 表示其資本結構包括約 76 萬美元的無擔保貿易債務,當前收入有限,現金持有量約為 700 萬美元,其中約 200 萬美元存放在非流動儲備帳戶中。公司當前僅有三名員工。Solid 選擇了第 11 章的子章節 V 申請破產,這將縮短提交重組計劃的期限,並允許與債權人更靈活地談判重組計劃。Solid 的聯合創始人 Arjun Thyagarajan 表示:「在考慮了所有選項後,我們決定自願進行第 11 章重組是當前最好的選擇。我們對於法院監督下的銷售過程能夠吸引合適的買家,從而為公司、客戶和股東帶來積極的結果感到樂觀。」
行業反思與未來挑戰
Solid 並不是第一家申請破產的銀行即服務(BaaS)新創公司。去年四月,Synapse 也申請了第 11 章破產,希望以 970 萬美元的價格將資產出售給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TabaPay,但最終 TabaPay 退出了交易。值得注意的是,Solid 和 Synapse 都與 Evolve Bank & Trust 有合作關係,而另一家金融科技公司 Mercury 最近宣布終止了與 Evolve 的合作。這些事件讓人們不禁反思金融科技行業的合作夥伴選擇和風險管理策略。
結論
Solid 的破產案例不僅反映了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在快速增長和創新背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提醒了整個行業需要更加謹慎地管理風險和資本。隨著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如何在創新與穩定之間找到平衡,成為了每一家新創公司都必須面對的課題。Solid 的經歷或許是一個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高增長的同時也要注重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