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倫理持續被忽視
由凱爾·威格斯(Kyle Wiggers)和德文·考爾德維(Devin Coldewey)撰寫
AI 倫理的重要性
人工智慧(AI)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一直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近期的報導卻揭露了 AI 倫理議題被忽視的現象。這種趨勢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也引起了我們對於如何在 AI 發展過程中平衡技術創新與倫理責任的反思。
AI 對兒童色情照片的使用
一項由史丹佛大學的監測團隊發現的報告顯示,LAION 資料集,被用於訓練多個知名的開源和商業 AI 影象生成器,包括 Stable Diffusion 和 Imagen,包含數千張被懷疑為兒童性虐待的照片。監測團隊與反濫用機構合作,將非法材料的連結報告給執法部門。儘管 LAION 承諾在重新發布資料之前刪除違規材料,這一事件卻凸顯了在競爭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生成式 AI 產品可能會忽視倫理操守。隨著無程式碼 AI 模型建立工具的普及,訓練生成式 AI 以處理任何可能的資料集正在變得驚人容易。這給新創企業和大型科技公司帶來了機會,但也衍生出了對於倫理的忽視。
倫理挑戰與道德責任
倫理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對於 LAION 中數以千計的問題影象的檢查,據本週的例子而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更重要的是,以符合道德標準的方式發展 AI 需要與所有相關利益相關者合作,包括代表那些受到 AI 系統邊緣化和負面影響的組織。AI 行業中充滿了以股東,而非倫理學家利益為重的 AI 發布決策的案例。諸如微軟的 AI 聊天機器人 Bing Chat(現稱為 Microsoft Copilot),Google 的 ChatGPT 競爭對手 Bard 等都曾經因糟糕的建議或種族主義建議引起爭議。這些事件表明,為了追求 AI 的優勢,產生了傷害行為。
關於未來的展望
歐盟的 AI 規定透過,威脅對於某些 AI 制約不遵守的罰款,這或許為未來帶來了一絲希望。然而前方的道路仍然漫長。值得期待的是,該規定將有助於在 AI 發展過程中更好地平衡創新和倫理責任。
其他 AI 相關新聞
近期的 AI 新聞中,還包括了 AI 在 2024 年的預測、微軟 Copilot 的音樂創作功能以及歐盟提供的運算資源等。這些新聞進一步凸顯了 AI 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倫理議題的重要性。
前瞻展望
隨著 AI 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倫理問題,並與全球相關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以確保 AI 的發展和應用符合道德標準。希望 AI 行業在快速創新的同時能夠注重倫理倫理責任,從而實現技術與倫理的雙贏。
延伸閱讀
- OpenAI 發布新藍圖:揭示理想的 AI 規範願景!
- "AI 安全倡導者呼籲創始人放慢步伐:警惕未來風險!"
- OpenAI 支援加州新法案:要求 AI 內容加上水印!
- 你公司是否在進行 AI 漂白?Rippling 創始人 Parker Conrad 的擔憂何在?
- 人工智慧時代,女性觀點:Sarah Myers West 提出「為何要建立人工智慧?」
- OpenAI 成立團隊控制「超智慧」AI,卻任憑其枯萎——訊息來源指出
- AI 生成對於醫療保健的應用引發爭議
- 解決 AI 影象生成器中的種族主義問題
- OpenAI 開放政策,允許軍事應用
- 本週 AI 新聞:我們能相信 DeepMind 是個道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