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tter 帖子改編電影《Dear David》:抓住恐怖故事的新興媒體
Twitter 向來是個引人注目的平臺,不僅用來分享即時新聞和個人生活,也被視為文學創作的一種形式。近期,一部根據 Twitter 帖子《Dear David》改編的電影預告片釋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該部電影預告片回憶起了 2017 年揚名一時的 Twitter 帖子,由畫家兼前 BuzzFeed 員工亞當·艾利斯(Adam Ellis)撰寫,帖子描述了他家裡可能被一個可怕的小鬼纏身的恐怖經歷。
帖子的恐怖魅力
艾利斯的 Twitter 帖子寫作方式獨特,以其融合了音訊、影片、照片和微博形式的描述方式成為一段有趣恐怖的故事。即使在六年後,重新閱讀這個帖子仍然令人毛骨悚然。
這種將 Twitter 帖子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現象並不罕見。儘管有人質疑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因為在 2017 年,已經有兩部電影改編自 Twitter 帳戶“Shit My Dad Says”,而 Twitter 正成為好萊塢改編的來源。
然而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Zola 世界”。我們已經知道,Twitter 帖子不僅可以被改編成影視內容,而且可以變成真正出色的作品。最近所推出的 Zola 改編電影就是這一現象的最佳例證。
可能的問題與潛力
然而這部新電影的問題也不可忽視。首先它來自 BuzzFeed 品牌旗下的 BuzzFeed Studios,BuzzFeed 品牌當前陷入困境。其次它改編自 Twitter 的一個帖子,而 Twitter 也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品牌。
儘管如此感到一絲希望的是,《Dear David》的導演是約翰·麥克費爾(John McPhail),他之前執導的《安娜和末日浩劫》(Anna and the Apocalypse)頗具特色。儘管這部電影承載著很多包袱,但其潛力依然存在。如果該電影至少能保持艾利斯帖子 80%的恐怖感,那麼它仍然可以成為一次非常好的觀影體驗。
然而我們需要實際看到這部電影才能做出確切的評價。當前該片計劃於 2023 年 10 月 13 日首映。作為評論家,我將親自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希望能夠遠離所有的搖椅。
結論
Twitter 的帖子改編成電影是一種新興的媒體形式,具有很大的潛力。儘管如此適當的執導和製作方式仍然至關重要,以避免失去原帖子所特有的恐怖感。我們應該持開放態度對待這種改編作品,但同時也應保持對於 Twitter 內容真實性的質疑精神。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常常因為新興媒體形式而感到迷茫。然而我們應該接受新事物,同時經過理性思考和確保事實的過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賞這種新興媒體形式的價值。
延伸閱讀
- 「驚悚!PowerSchool 資料外洩波及英國 1.6 萬名學生」
- MoviePass 擬轉型加密貨幣,影迷們準備好嗎?
- Twitter 復甦!SwapYourVote 帳號被禁後重返舞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Bluesky:一款瞄準取代 Twitter 的新興應用,你必須知道的一切!》
- Twitter 突然從 Mac App Store 消失!使用者該如何因應?
- 「一步教你關閉 X (Twitter) 資料訓練 Grok AI 的功能!」
- 伊隆·馬斯克無需支付前 Twitter 員工 5 億美元遣散費,法院判決出爐
- Noplace:Gen Z 新寵兒!結合 Twitter 和 MySpace 登上 App Store 冠軍
- Google 為 Android 打造了一些最早期的社交應用程式,包括 Twitter 和其他應用
- 下一個科技巨頭?LinkedIn 挑戰 Twitter 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