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雲端到個人電腦:軟體執行的新理論
大衛·皮爾斯(David Pierce)
在這個由雲端運算主導的時代,我曾經一度相信我能成為一個自託管者。在漫長的幾個月裡,我不斷與人們討論平臺、安全性以及我們每天使用的資料和應用程式並非我們擁有的含義,我制定了一個大計劃,就是買一臺迷你電腦,讓我的生活完全依賴於自己的裝置。經過一番 Docker 體驗後,我幾乎放棄了這個想法(正如有人對我說的那樣,一旦你發現自己在輸入 IP 位址和埠號碼,你就正式離開了「大多數人會做的事情」的範疇)。因此這一集的《The Vergecast》(The Verge 播客)成為另一個主題。
自託管是一個美好的理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是一個完全不切實際的現實;登入到雲端服務並下載應用程式要容易得多!但有很多人認為我們並不需要做出選擇。他們認為可以建立屬於我們自己的軟體,並且可以在所有裝置上執行,具有協作性、使用者友好且具有離線模式。他們甚至將這種軟體稱為「本地優先軟體」,並以 Obsidian 等應用程式作為證實它可以執行。
在這之後,我們提出了有關軟體的另一個想法:解決方案不是改變我們取得和存取軟體的方式,而是改變我們對軟體的使用方式。在他的書《The Internet Con》中,活動家和作家科裡·多克託羅(Cory Doctorow)主張互操作性可能是解決大多數技術困擾的方法。互操作性可以將網路從一個個封閉的花園轉變為一個相互存取的服務森林,它們的成功程度取決於它們的優秀程度。但這需要一些法律變革和對我們如何建立和使用軟體的全新大思路。
軟體將我們存取在一起,也存取了一切。那麼,我們如何與我們的軟體建立聯絡?這就是這一集的問題。答案可能不是媒體伺服器和 NAS 系統,但它可能是次佳的解決方案。
從關鍵字:Cloud Computing-雲端運算、軟體理論、雲端服務、軟體開發、資訊科技
延伸閱讀
- GoogleI/O 開發者大會即將來襲!5 月 20-21 日不容錯過的科技盛宴!
- 探索 Microsoft Copilot:你必須知道的 AI 技術全解析!
- GitHub Copilot: 將靜態設計轉化為活生生的程式碼!
- 數百家公司因中國資料風險封鎖 DeepSeek,背後的隱憂是什麼?
- 《駭客大潮:揭開群體駭客事件的歷史與影響》
- 塔塔科技遭遇勒索病毒攻擊!IT 資產遭損害,調查仍在進行中
- 微軟不再是 OpenAI 的獨家雲端提供商,未來將何去何從?
- 「開源授權全解析: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 克勞普勒勒病毒團夥宣稱負責最新的大規模駭客入侵,導致多家公司遭受重創!
- 「Stainless 發力!助力 OpenAI、Anthropic 與 Meta 打造創新 S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