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對好萊塢的影響:新的創意潛力還是創作威脅?
創意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抱怨
好萊塢的演員和編劇當前正在進行罷工,而他們最大的擔憂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對他們的行業和工作的影響。上週四,美國電視和廣播藝術表演協會(SAG-AFTRA)公會的主席 Fran Drescher 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人工智慧對創意專業構成了「存在的威脅」,所有演員和表演者都應該有一份合約,以保護他們的身份和才能不被未經同意和報酬的利用。
人工智慧影片生成新創公司的觀點
然而包括 Synthesia、Hour One 和 Soul Machines 在內的一批高飛翔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影片新創公司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AI 生成的虛擬人物(或數位人類)具有商業、好萊塢和有同意使用他們 AI 面象的名人的巨大創意潛力。例如,去年 11 月,VentureBeat 採訪了合成媒體公司 Hour One 的戰略總監 Natalie Monbiot,她表示討厭「deepfakes」這個詞。「Deepfake 意味著未經授權使用合成媒體和生成式人工智慧,而我們從一開始就被授權了。」她告訴 VentureBeat 說。她解釋道,企業可以使用合成媒體(以虛擬人類的形式)解決傳統影片製作的昂貴、複雜和難以擴充套件的問題,尤其在如今對影片內容的渴求似乎無法滿足的時代。此外合成媒體還可以使企業能夠快速、輕鬆地以不同語言提供內容,並以大規模生產宣傳影片內容。
對於好萊塢罷工的回應
最近,洛杉磯新創公司 Soul Machines 宣布與 K-Pop 名人 Mark Tuan 合作推出了「Digital Mark」,這是一個整合了 ChatGPT 的「數位人物」產品。該公司聲稱,這是「第一次名人將他們的形象與 GPT 相結合」,使擁有 3000 萬粉絲的 Mark Tuan 能夠與粉絲就任何話題進行一對一的對話。一份新聞稿表示隨著 K-Pop 粉絲群在全球範圍內不斷擴大,Tuan 的新數位副本將「使他能以多種語言講話——從英語開始,但將來增加韓語和日語的能力」。
倫敦新創公司 Synthesia 的技術長 Jon Starck 表示 AI 數位人類在影片創意方面具有創造力和效率的潛力,不容忽視。他說:「影片是一個非常有創造力的事物。它是一種敘事的方式,非常視覺和引人注目。但製作影片的整個過程可能是你能想到的最不創造性的事情。」憑借當前的 AI 影片生成技術,「每個人都成為了出色的故事講述者」,他補充道。Starck 告訴 VentureBeat,這是過去在電影中的 AI 生成努力的「自然進展」,並表示未來可能會有一部完全由合成資料制作的電影。這是一個大膽的宣告,但 Starck 已經在數位人類方面工作了 20 年,當時「沒有人聽說過計算機視覺」,他在電影業工作,為電影中的技術藝術家們帶來了 3D 計算機視覺。他說,他現在處理的問題和他 20 年前處理的問題「完全相同」。他說:「以前我有八臺攝像機,現在我有 78 臺攝像機。現在有 24 兆畫素的攝像機。現在我們有能力解決我以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使用演員獲得高保真人類表現資料集
Synthesia 的研究人員已經邁出理解決計算機視覺中一個最棘手問題的重要一步,即高保真度地呈現人類表現,這是從電影製作和電腦遊戲到影片會議等應用中不可或缺的基礎。例如,像 Synthesia 這樣的 AI 工具在當前只能呈現二維影片,無法以全方位的 360 度視角展示一個人的完整動作,就像在電視廣告或電影中所看到的那樣。為了實現這種影片質量,Starck 和他的團隊最近發布了 HumanRF,這是一個 AI 研究專案,可以從多影片輸入中捕捉人體的全身外觀和動作,並以新奇的、未見過的視角播放。為了應對這一挑戰,Synthesia 的研究人員需要建立一個高保真度的動態人類資料集,這需要真實的演員,這在諷刺的是,這些資料集由一家名為 ActorsHQ 的公司建立,其中包含了在英國一個工作室中的真實演員的動作和表演,其中一些演員已經可以在 Synthesia 平臺上以數位人類形式使用。Starck 說,這些演員「希望回來成為潛在的 3D 合成演員的一部分」。
被問及好萊塢罷工的投訴時,Starck 強調 Synthesia 不從事電影業務。他說:「我們不是要取代演員,我們不是要取代電影創作,我們是要取代文字溝通,並將合成影片引入企業的工具箱。」然而他表示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從事視覺效果工作的人,他將每一個發明都視為一個新的啟動器。他解釋說,在電影工業中,製作幾秒鐘的大片可能需要 18 個月和數百萬美元的成本。「有數百名藝術家坐在黑暗的房間裏,使用非常複雜的工具,以能夠產生非常精確的結果,」他說。「我對人工智慧的爆炸的看法是,這是一種為人類創造力帶來的新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
- OpenAI 的創業帝國:揭密其風投基金背後的諸多創新公司
- 揭開 Mistral AI 的神祕面紗:揭示 OpenAI 競爭者的所有祕密!
- 未來科技:研究人員揭示如何打造變形機器人,猶如 T-1000 般神奇!
- ElevenLabs 推出全新語音轉文字模型,引領 AI 語音技術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