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CEO 計畫將人工智慧應用於所有產品
作者:Sean Hollister,The Verge 高級編輯
英特爾(Intel)執行長 Pat Gelsinger 在公司 2023 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對人工智慧表示非常樂觀,他告訴投資者,英特爾計劃在每一款產品中「應用人工智慧」。今年晚些時候,英特爾將推出 Meteor Lake,這是其首款搭載內建神經處理器的消費級晶片,用於機器學習任務。(孟德斯爾(AMD)最近也做了同樣的舉措,繼蘋果和高通之後。)不過儘管英特爾此前曾向我們表示只有其頂級新款 Ultra 晶片可能配備這些人工智慧協處理器,但 Gelsinger 表示他期望最終所有英特爾所銷售的產品都將擁有人工智慧功能。
相較於以前將人工智慧和雲端技術視為科技公司「四大超能力」或「五大超能力」的一部分,Gelsinger 現今表示人工智慧與雲端技術並不一定要相輔相成。
AI 走向本地端與邊緣計算
根據 Gelsinger 的說法,人們現在開始使用雲端技術,透過 ChatGPT 撰寫研究論文等,這種技術非常酷。當然孩子們會透過這種方式簡化家庭作業,但並非所有客戶都需要這樣做。對於實現智慧化,必須在客戶端進行操作,而不能依賴於雲端。對於現實時間語言翻譯、實時記錄轉寫、自動推理、相關性呈現、生成內容和遊戲環境、Adobe 和其他客戶提供的實時創作者環境等新應用和新產品,我們註定會看到一系列的人工智慧應用,這些應用將以客戶為中心,同時也將發生在邊緣計算和客戶端。Gelsinger 在通話中表示:"未來,人工智慧將應用於每臺助聽器,包括我的助聽器。無論是用於客戶端,零售和製造以及工業應用的邊緣平臺,還是企業資料中心,都不會開設專門的 1000 萬瓦特農場。"
一方面,當然英特爾的執行長會這麼說是可以理解的。英偉達(Nvidia)才是那家制造為 AI 雲端提供動力的晶片的企業。英偉達之所以市值曾一度超過 1 萬億美元,是因為該公司響應了 AI 黃金潮所需的晶片需求。英特爾需要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另一方面,的確並非每個人都希望將所有內容都存在雲端,這包括雲提供商 Microsoft,其仍然透過銷售 Windows PC 授權賺取可觀的利潤。
當前的狀況與未來展望
今年 1 月,Windows 負責人 Panos Panay 在 AMD 發布的內建神經處理器的晶片發布會上表示:"人工智慧將重新塑造你在 Windows 上完成任何事物的方式",這不是空話。我的同事 Tom 現在相信,Microsoft 新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助手 Copilot 將徹底改變 Office 檔案的處理方式,該工具在今年 3 月的釋出中已經獲得了廣大關注,並且被整合到了 Windows 本身。但當前 Copilot 的執行仍依賴於雲端,每個使用者每月需付 30 美元的訂閱費。下一個版本的 Windows 非常值得關注。近期的泄漏已經暗示,英特爾的 Meteor Lake 和其中的內建神經引擎正瞄準 Windows 12。
對於英特爾來說這是一個機遇。AI 技術的普及將為其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同時這也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挑戰。他們需要思考是否將敏感資料儲存在本地裝置上,還是選擇與雲端服務供應商合作。然而無論是英特爾還是 Microsoft,他們都將應用 AI 技術進行更多的產品創新,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社論:AI 的普及將彰顯因果束縛的雙面性
人工智慧作為一項前沿技術,無疑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與便利。然而隨著 AI 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的擴大,我們也需要正視它所帶來的問題和挑戰。首先 AI 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將帶來資料隱私和安全風險。個人和企業的資料將被大量收集和分析,這可能會導致資料遭到濫用或洩漏。其次 AI 技術的普及可能導致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失衡。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可能過度依賴 AI 系統,而忽視了自身的判斷和思考能力。此外 AI 的應用也引發了一些道德和倫理上的問題,例如自動化武器的使用和個人訊息的監控。
因此我們需要在推動 AI 技術發展的同時保持警惕,並關注其潛在的風險和影響。政府、學術界和業界應共同努力,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和道德準則,以保護個人和社會的權益。同時個人也應自我反思,適度使用和依賴 AI 技術,並保持批判思考的能力。
建議:普及 AI 技術需平衡利益與風險
對於消費者而言,面對日益普及的 AI 技術,我們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在選擇使用 AI 應用或服務時,我們應評估其帶來的便利性和風險性,確保個人資料和隱私安全。同時我們可以重視使用 AI 技術的公司或機構的聲譽和信譽,選擇有信譽和可靠的合作夥伴。
對於企業而言,發展和應用 AI 技術是追求創新和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然而企業應該將利益和倫理放在首位,確保 AI 技術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規、道德準則和社會價值。同時企業應該加固安全和資料保護措施,保護客戶和使用者的權益。
最後政府在推動 AI 技術發展和應用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保障公眾利益和社會福祉。同時政府可以加固與企業和學術界的合作,促進創新和技術交流,共同應對 AI 技術帶來的挑戰和問題。
總之 AI 技術的普及將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平衡利益與風險,保持警惕和理性,共同推動 AI 技術的發展,實現其在促進人類社會進步和福祉方面的潛力。
延伸閱讀
- 「Web Summit 熱議:Scale AI CEO 力倡美國贏得 AI 戰爭,卻遭與會者冷淡反應!」
- 「Airbnb CEO:人工智慧旅遊規劃仍需時日,何時才會成熟?」
- 蘋果 CEO 讚揚 DeepSeek:揭示驅動效率的創新力量!
- 微軟新款 Surface Pro 與 Laptop 電腦登場,搭載 Snapdragon 與 Intel 雙選擇!
- 西雅圖太空公司 CEO 湯姆·維斯辭職,市場驚訝!
- 「OpenAI CEO 揭露:ChatGPT Pro 計劃虧損驚人,未來將如何應對?」
- Turo CEO 揭露:攻擊者擁有無瑕記錄,背景調查無法阻止犯罪!
- 「Perplexity CEO 提供人工智慧服務,取代紐約時報罷工員工!」
- 社交應用 Fizz 創辦人重返掌舵,CEO 因「連番失敗退休」意外下臺!
- 太空產業 CEO 探討防禦技術銷售的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