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登月器成功著陸
這週的頭條新聞當然是日本的智慧月球登陸器(SLIM)成功著陸月球。這使日本成為第五個成功著陸月球的國家,加入了美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的行列。日本航空航天研究開發機構(JAXA)證實,在美國東部時間上週五上午 10:20 分之後,他們已經收到了 SLIM 的遙測資料。然而成功的著陸並非一帆風順,JAXA 稍後宣布登陸器的太陽能電池板當前並未發電,這意味著任務壽命將大大縮短。
雖然有這個問題,這次任務仍然實現了其重要目標的一大部分,即使用光學導航技術進行軟著陸的示範。這種新型技術可以確保“精準”著陸,即大約 100 米的精度,而不是幾公裏。
發射亮點
這是今年首次進行的載人任務,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完全私人的任務(不是 NASA 的宇航員任務)。Axiom 太空公司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合作,於上週四啟動了它的第三次任務,搭載的機組成功在 1 月 20 日上午 5:42(美國東部時間)成功對接了國際空間站。
Axiom 的計劃是透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每年約進行兩次私人載人任務,直到 2026 年推出首個商業太空站模組。Axiom 的第四次飛行 Ax-4 定於今年晚些時候進行,但具體的發射視窗尚未公佈。
閱讀分享
Loren Grush 非常好地概述了 NASA 在其商業月球載荷服務(CLPS)計劃中的前瞻性策略:接受一些風險。該計劃旨在促進向月球表面運送載荷的發展,與 NASA 的標準做法形成鮮明對比。Astrobotic 的 Peregrine 登陸器因一次致命的推進系統泄漏而沒有機會成功著陸月球,這就是 CLPS 計劃的成果。儘管 Astrobotic 未完成任務,Grush 描述了 NASA 設計該計劃以比其其他努力更容忍風險。
空間史上的一周
三十二年前的這一周,微重力研究誕生了。1992 年,NASA 在太空梭發現號上首次發射了國際微重力實驗室,進行了多項科學研究和實驗,探討零重力對材料和生物的影響。這個實驗室是帶壓的,因此任務還攜帶了七名工作人員;他們在太空中度過了八天後返回地球。
延伸閱讀
- SpaceX 星艦連續第二次試飛失敗,失控旋轉墜毀!
- 「日本迎接新科技:Avride 的送貨機器人精彩登場!」
- 「量子機器獲 1.7 億美元投資,與超過一半的量子計算公司攜手合作!」
- 蘋果拒絕 DeepSeek 合作,改與阿裏巴巴攜手推進中國 AI 戰略!
- 「創業天才 DIVINE 攜手嘻哈傳奇 Rakim 推出革新創作者應用程式!」
- 「OpenAI 攜手 SoftBank 與 Oracle,共同打造 5000 億美後設資料中心宏圖!」
- 豐田織城市啟動,誠邀創業公司攜手共創未來!
- 豐田教機器手臂學會日本方式摺衣服,改變未來洗衣習慣!
- 「新船新年!SpaceX 將在下一次 Starship 發射中部署全新型號的 Starlink 衛星」
- SpaceX 內部檔案曝光:投資者如 a16z、Gigafund 的超值股票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