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宣布取消 Azure 離開傳輸費用,不過還有條件
報導者:Paul Sawers
刊登時間:8 小時前
競爭與選擇
微軟宣布將允許企業客戶在不支付「外流費用」的情況下從其 Azure 雲基礎架構中轉移資料,這個決定緊隨 AWS 和 Google 類似舉措後。儘管微軟將這一舉措定位為樂於助人的自願行動,但它僅透過一篇簡短的部落格文章悄悄揭曉,這可能意味著其背後還存在著其他動機。事實上微軟表示支援「客戶的選擇權,包括遷移資料離開 Azure 的選擇」,同時也承認這一舉措符合明年生效的全新歐洲資料法中設定的規定,旨在透過讓切換雲端服務提供商變得更加容易,以促進競爭。
三足鼎立
微軟的 Azure 佔據了「三大」公有雲三足鼎立的其中一部分,處於領先者 AWS 和 Google 之間的第二位置。Google 在一月宣布放棄外流費用,AWS 本月初也隨之後步。問題的關鍵在於,根據客戶和監管機構的說法,這些科技巨頭雖然讓將資料移入他們的雲端(即「流入」)免費,卻對於將資料移出他們的雲端到其他地方(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其自身的內部基礎架構)收費。這使得離開成為一項成本過高的行為。
約束
微軟的決定遭到一些人批評,認為其中設定了太多約束。例如,這僅適用於想要完全終止與 Azure 聯動的客戶,客戶必須在資料轉移後取消他們所有的 Azure 訂閱,才有資格獲得外流費用的退款。因此希望採用包括 Azure 在內的多雲或混合雲方案的企業,在用盡每月的 100GB 免費額度後,仍需支付外流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公司希望使用一些 Azure 服務,而無需完全依賴於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舉措對歐洲的新資料法只是敷衍應付。英國雲運算服務公司 Civo 的 CEO Mark Boost 向 TechCrunch 解釋說:"這裡沒有任何靈活性支援現代企業的多雲需求。"
觀點和建議
這些約束帶來了有關多雲運用的一些問題,也提醒了我們在進行大型企業選擇雲端供應商時應該考慮的因素。面對 AWS 和 Google 的舉措,微軟的決定無疑是受到了激烈競爭和法規壓力的影響。然而必須認識到,這些雲服務供應商的行為對於客戶使用雲端服務的成本影響巨大。
如果企業計劃在多個雲端平臺上執行其業務,則應謹慎評估各個供應商的條款和條件,並注意對其進行談判,以確保不會因為服務商提出的條款而造成不必要的費用。
延伸閱讀
- 微軟加速 AI 研發程式,直指 OpenAI 競爭對手
- 微軟完成歐洲主權雲計劃,數位主權新時代來臨!
- 微軟刪除 AI 資料中心租賃,背後原因何在?
- OpenAI 計劃將計算需求從微軟轉移至軟銀,背後的戰略考量曝光!
- 微軟以 4 億瓦太陽能推動 AI 野心,綠能與科技結合的未來!
- 安杜利爾接管微軟 220 億美元的虛擬實境軍事頭盔計畫!揭祕未來戰爭的科技變革!
- 微軟新成立 AI 影響研究單位,探索科技未來的潛力!
- 微軟簽署巨額碳信用交易 合作重森林業創新推手 Chestnut Carbon!
- 微軟新款 Surface Pro 與 Laptop 電腦登場,搭載 Snapdragon 與 Intel 雙選擇!
- 微軟雲端再升級!推出 DeepSeek 模型,開啟深度搜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