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 iRiver iHP-120:一款時至今日仍然滿足需求的 MP3 播放器
作者:Nathan Edwards
在數碼產品屢創新高的時代,尋找一款能夠多功能滿足需求的音樂播放器成為了一種挑戰。曾經有一類人對蘋果產品的美觀、友好、易用性並不感到滿足,並嘗試憑藉這些產品無法實現的功能、無法辦到的事情以及封閉的生態圈來批評。這樣的人類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茲曾是我之一。在 2004 年的春天,當 iPod 已經推出了兩年半時,我花了 330 美元買了一臺 iRiver iHP-120。它可能不那麼機順口,但是功能一應俱全。
物理按鍵和功能齊備
iRiver iHP-120 是一款被認為只有“機頭”才會選擇的 MP3 播放器,具有語音記錄、調頻收音機、兩個光學介面和豐富的物理按鍵。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使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相較於 iPod 的灰白外觀,iRiver iHP-120 是一塊黑色磚體,帶有銀色的滑軌和可見的螺絲。它配備了一個 1.8 英寸的 20GB 硬碟,正面有一個搖杆,側邊有四個按鍵和一個鎖定滑塊。它還有一個 FM 收音機、一個均衡器按鈕和一個 3.5 毫米的耳機插孔,還有一對光纖/類比組合插孔:一個用於線路輸入,一個用於線路輸出,這意味著其他人可以插入第二副耳機。它還帶有一個袖珍麥克風和一個有線遙控器,這個遙控器上有一個液晶螢幕、耳機插孔和三個控制旋鈕,這樣你就可以把 MP3 播放器放在背包裡,拿出遙控器,夾在背包帶上。
透徹回顧之後,一切似乎有點多。這些功能和按鍵實在太多了!特別是有線遙控器經常會增加一些雜音,所以我用得不多。我幾乎沒有使用過光學介面。但我對這款 MP3 播放器的使用頻繁程度超乎想像。不僅僅是用來聽 MP3 音樂(它還支援無損 FLAC 和 Ogg Vorbis!),還可以用來錄製我在新聞學院的採訪。我錄下了朋友們講述些許八卦事情的故事(當然是公開的!不是祕密的)。我把從朋友電腦和宿舍網路中借來的標籤不明的 MP3 集合拖到了它上面。在我有膝上型電腦之前,我用它在圖書館的電腦和宿舍的桌面電腦之間傳輸學業作業。我為它買了一個帶腰帶夾的橡皮套。我還參加了一個關於它的論壇。有一段時間,我用 Rockbox 替換了 iRiver 的韌體。有些人將它們的硬碟換成 CF 卡讀卡器,後來又將 CF 卡換成 SD 卡插口轉換器。我沒有走得那麼遠。
當我對缺乏不再感到珍貴
也許是在 2006 年末,當我買了一部帶有滑動鍵盤的 Windows Mobile 智慧手機,或者是在 2008 年買了一部 iPhone 之後,我不再隨身攜帶 iRiver,但我仍然儲存了它。它的硬碟成為了我在流媒體出現之前音樂品味的化石記錄:有了一個 4GB 的“綜合藝術家”檔案夾,還有大量的 Elliott Smith 和 Mountain Goats 的專輯以及我在舊金山的第一年中的一些混音專輯。還有 2008 年 Metacritic 評分最高的 30 張專輯(不論型別)。還有一個我朋友 Bill 談到他在耶穌派宿舍度過的時光的錄音。不時地,我會掏出來,讓記憶湧上心頭。我幾乎忘記了稀缺。
我的孩子們幾乎不接觸實體媒體,他們很難理解,像是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某樣東西的實體副本——一張卡式帶、CD 上的專輯,VHS 或(之後的)DVD 上的電影,那麼你就無法接觸它。在高中時,我隨身攜帶著行動式 CD 播放器和一個巨大的 CD 夾。當我有了 iRiver,我將這些 CD 複製到了我個人電腦上(非常慢!),再加上我從朋友和宿舍網路借來的 MP3 檔案。它基本上就是那個充滿 CD 的夾子的一個更便攜的版本。我聽我所有已有的音樂,而它就在那裡。這完全是一場不同的遊戲,和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極富豐富多樣性的時代截然不同。
最近,我從抽屜裡翻出了這個玩意兒,並重新開啟它。它工作得很好,但所有的檔案都不見了。我以為我可能在某個時候刪除了它們。我感到奇怪的傷心。然後我按下選單中的“重建資料庫”選項。它在回收站中找到了一千個檔案。其實一切都沒有丟失。
延伸閱讀
- AI 與手勢追蹤技術結合!Roli Airwave 系統重新定義鋼琴學習體驗
- 泰勒·斯威夫特公開支援民主黨,直言擔憂人工智慧的未來!
- 「Beats 攜手 iPhone 16,推出全新限量手機殼!」
- 音樂產業面臨 AI 挑戰!格萊美執行長揭示行業憂慮
- YouTube 更新擦除工具,可移除受版權保護的音樂而不影響其他音訊
- 女性在人工智慧領域:Emilia Gómez 在歐盟以音樂展開她的 AI 職涯
- 新專輯《牛仔卡特》對抗人工智慧音樂的宣言
- Whispp 帶來電子喉頭聲音盒,讓聲音重生
- 6 個超贊的有聲書應用程式,不是 Audible
- Baton:一個釋出未發表音樂作品的協作平臺籌得 42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