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
Emme Hall 8 小時前
2011 年,我駕駛的第一部電動汽車是特斯拉 Roadster。我永遠不會忘記電動馬達瞬間提供的扭力,讓我在不到四秒的時間內加速到每小時 60 英裏——這是我那輛小 Miata 日常代步車所無法企及的成就。從那時起,我對這種加速的愛戀就沒有停止過。但就像所有的感情一樣,時間使我對它有了更多的渴望——我希望擁有一輛在轉彎時和在高速公路匯流道上同樣帶給我快樂的電動汽車。當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坐上 2025 年款 Acura ZDX Type S 的駕駛座時,我的期望值是很高的。當然它是一輛中型 SUV,但它卻擁有了 Type S 這個名稱,這個名稱只有 Acura 旗下最有趣的車型才有。這會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電動汽車嗎?結果出乎意料,並不是這樣。
外型與效能
動力系統與續航力
Acura ZDX Type S 配備了一個 102 千瓦時的電池,擁有 499 匹馬力和驚人的 544 磅英尺扭矩。然而所有這些快速移動的電子對續航力造成了影響,Type S 的續航裏程僅為 278 英裏。此外雖然我未能測試 ZDX 的 190 千瓦充電能力,但 Acura 表示它的快充速度足以在 10 分鐘內增加 81 英裏的續航裏程,並在 42 分鐘內從 20%充電至 80%。然而起亞、現代和起亞的產品可以更快速地充電。在家充電時,ZDX 配備了一個 11.5 千瓦的車載充電器,Acura 表示它可以在一小時內增加近 30 英裏的續航裏程。
駕駛體驗
Acura 表示駕駛體驗在這款新車中首先考慮,尤其是在效能導向的 Type S 車型。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頂級車型並未給予我驚喜。儘管 ZDX 在高速公路上加速是一種享受,同樣地,在高速行駛時加速也很滿意,並且可以輕鬆地超車行駛在快車道上的 55 英裏每小時的普裡斯(Prius)車。但是我希望能從一輛 Acura Type S 車型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當然駕駛體驗本身並沒有問題。然而在聖塔芭芭拉的郊區道路上駕駛這輛 SUV,我感到太過冷靜。這是因為 Type S 的重量超過了 6000 磅。即使重量在前後均勻分佈,這個重量對於轉彎來說仍是很大的負擔。我喜歡方向盤給予的重量感,但它卻並沒有提供太多的反饋。此外低胎壁側比配合著較硬的自持橡膠應用於 Type S 上,使得車輛的懸掛有些許生硬。當然 Acura 知道如何打造一輛適合 Type S 的車。新的 Integra Type S 是一輛駕駛起來非常刺激的車。我只是希望 Acura 能將相同的工程技術帶到這個更大且更重的車型上。
電動汽車發展趨勢
環保目標
Acura 希望在 2040 年實現所有產品 100%的零排放,並且在 2050 年實現所有產品和公司活動的淨零排放目標。這款全新的純電 ZDX 並非完全由本田製造,它是與通用汽車合作開發,採用了通用公司的電池技術。與此前的計劃不同,Acura 原本計劃開發一系列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但去年年底,這個計劃被取消了,因為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下降。不過 Acura 仍然堅持於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這款 ZDX 的設計融合了虛擬現實和擴增實境技術,Acura 的設計師顯然是從 2022 年在蒙特利汽車週(Monterey Car Week)上看到的 Precision EV 概念車中取材啟發的。在外觀方面,Acura 的選色方案是非常出色的。內飾中擁有豐富的小物品儲存空間,中控臺還有一個地下室層面,可以放置膝上型電腦和手提包。在車輛內部,設計線條清晰,車輛空間和貨物空間充足。
智慧科技與駕駛輔助系統
車輛配備了 11.3 英寸的訊息娛樂介面,內建了 Google,這個系統比當前 Acura 所提供的任何系統都更加使用者友好。此外無線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也已經應用到了車輛中。所有車型都配備了 ADAS 功能套件,包括盲區監控、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在駕駛輔助方面,Type S 還增加了一些功能,包括自動換道巡航系統。在測試中,這個系統表現良好,可以安全地在中等交通流量中自動換道,但它仍需要駕駛人員時刻保持注意。
結語
儘管原本通用汽車和本田合作開發這輛車的最初目的是要打造一款價格實惠的電動汽車,但 2025 年款的 Acura ZDX 顯然並非如此。它確實符合 7500 美元的稅收抵用,但對我來說售價高達 74850 美元(包括運輸費用)的頂級 ZDX Type S 車型並不值得,特別是當它的駕駛樂趣並沒有那麼突出。也許,在駕駛更經濟實惠的 A Spec 車型上,才能真正感受到電動汽車的魅力。
無疑,Acura ZDX 憑藉其卓越的效能和豪華內飾以及品牌在環保技術方面的努力,擁有了一定的競爭力。然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效比依然是影響購車選擇的關鍵因素。總的來說在發展全新電動汽車時,豐富的駕駛樂趣、良好的續航裏程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售價,將是汽車製造商需要重點關注和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 索尼與本田聯手打造的 Afeela 電動車,定價將從 89,900 美元起!
- “從 250 萬美元的超跑到西班牙賽道電動車:蒙特雷車展上最引人注目的電動車全覽!”
- 「CrowdStrike 故障影響出行:飛機、火車和汽車交通的潛在危機!」
- 雷電汽車:走向生存的清晰藍圖
- 凱迪拉克 Optiq EV 售價 54,000 美元,吸引年輕潮流族群
- 特斯拉推出全新的 Model 3 Performance 車型,以刺激需求
- 特斯拉大幅減價 Model Y 庫存,最高降價 7,000 美元
- Fisker 暫停生產,手上僅剩 1.21 億美元
- Rivian 驚喜推出 R3 掀背車,可愛到爆炸
- 三則科技新聞:Carta 受指責,三星公佈升級版的 Ballie,福斯汽車將 ChatGPT 引入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