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創業者面臨資金困境:向美國尋求出路
根據《金融時報》引述 Dealroom 資料顯示,去年英國的新創企業僅籌集了 162 億英鎊的資金,遠遠低於同期矽谷企業籌集的 650 億英鎊。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在全球創投資金中的份額正在逐年擴大。2024 年,美國新創企業獲得了全球風險投資的 57%,這是十年來首次超過 50%的比例。英國創業者們對這一持續擴大的差距深感不安,並開始考慮移居海外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英國創業者的困境
英國創業者們面臨的資金困境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倫敦人工智慧公司 ElevenLabs 的共同創辦人 Mati Staniszewski 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由於大部分風險投資來自美國,他們選擇在特拉華州註冊公司,因為這是美國投資者熟悉且偏好的結構。這個決定反映了英國創業者在尋求資金時不得不向美國市場靠攏的現實。
另一位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Cleo 的創始人兼 CEO Barney Hussey-Yeo 告訴《金融時報》,他每年在舊金山度過四個月,並正在認真考慮永久搬遷。他表示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英國市場上幾乎找不到足夠的資金,而這個問題正在惡化。他直言不諱地說:“如果英國不解決這個問題,老實說,英國就完蛋了。”
英國的挑戰與未來
英國創業者資金短缺的現象,不僅是企業家的困境,更是英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挑戰。雖然英國政府在過去幾年中推出了多項支援新創企業的政策,但顯然還不足以應對來自美國的競爭壓力。英國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吸引國內外的投資者,改善創業環境,否則將會失去更多優秀的創業人才和企業。
結論
英國創業者面臨的資金困境,不僅是個別企業的問題,更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警鐘。隨著美國在全球風險投資中的份額不斷擴大,英國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這一挑戰。否則,隨著更多創業者選擇移居海外,英國將失去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未來,英國能否在全球創業競爭中保持優勢,將取決於其對資金問題的解決能力和對創業環境的改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