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發科帶頭沖!
早盤先衝了一個短高,現或開後立即壓回,因為一早噴太多即使他打到多空線我也還在觀望,直到他第二次再打又撐住我就進場了!
同時有幾個跡象
1.大戶動向翻正
2.第二隻腳
3.過了半小時震盪
震盪多久才會噴出沒有準則,但原則上前面行情越大和第二段的間隔就會拉長,即使是主力子彈也會有限,況且現貨並未有瘋狂攻擊的跡象,因此不用急著進場
果然不負我所望噴出了,不枉費早盤沒跟到的缺憾QQ
噴出後系統馬上提示反向平倉,剛好前高也是我的目標價啦,雖然說他衝得更高,不過那個上影線你掛了價未必出的去,果然之後馬上賣壓出現囉~
稍後要出門了,今天可能就這一單
有沒有發現我進單的原則其實都很一致,基本上都是守多空分界線,那會不會虧損?
會啊!
但是你的防守區就是多空分界線上下嘛! 總比你做多在半山腰強吧?
操盤沒有穩賺的欸,即使是知名金融大老也都會賠錢阿,重點是如何穩定你的交易,今天虧損了或是沒跟到,那就算了阿,每天都有盤可以操作
為什麼要急於現在? 像遇到不好做的我就直接打開電動來玩,管他的齁~
跟你講穩賺的除非他是高手中的高手或是他報喜不報憂XD 我不能說沒有這種高手,但那也是少數。
所以為什麼我們幾個夥伴要設計一套獵豹系統來提供資訊做進出場輔助? 就是為了增加交易的穩定及安全
至於有很多人問我還用不用技術分析,這個找時間我在講一篇
技術分析範疇很廣不是你以為的KD、MACD就叫做技術分析,就我所理解的技術分析至少可以歸類
1.技術分析指標(KD、MACD、RSI、DMI等等)
2.趨勢型技術分析(SMA、EMA、WMA等等)
3.價量關係(支撐壓力、軌道線等等)
4.型態分析(紅三兵、黑三兵、母子懷抱等等)
5.裸K (K棒吞噬等關係)
6.其他
很多人罵技術分析沒用都是指1、2,因為這兩個確實是落後指標(無嫌棄之意,落後是指他必須等K棒完成),但是是最知名的技術分析指標,不過反過來說這也是主力的獲利指標,端看你怎麼想XD
我期貨當沖主要使用的是3、4及5搭配主力籌碼動向,當然落後指標的部分偶爾還是會參考,同時符合會加分這樣,但是不會依靠它來做為主要的進出依據。
這樣說好了,拿出場滿足點來說,價量關係可以幫助你找到出場滿足點,指標行嗎?
KD80就出場? 可是他會鈍化欸 ! 趨勢強盤的時候有時候給你鈍化一個小時,你不進場他一直鈍化,你一進場他結束鈍化XD
上面講的我都用過啦,以前用均線空在地板,破線交叉走弱,連續黑K,空!
空完瞬間反彈,2分鐘50點/口的損失,後來仔細看,空在支撐線上... XD 跑都不給你跑哦!
但價量關係找出來支撐壓力比較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並且防守上會比較有利,可以有比較明確的進出場位置。
大概是這樣,有空再整理一篇完整一點的。
今天兩攤飯局,晚上回來如果沒醉我在分享今天完整的進出邏輯....
彙整版,今天就到這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