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

Artifact 讓你參與網路世界的「品味」

由 Instagram 的共同創辦人打造的人工智慧新聞應用程式 Artifact,在最新版本中新增了一項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標註不良文章,成為打擊點選誘因的有力武器。如果這類文章被 Artifact 收到足夠多的檢舉,Artifact 可能會更改標題。 .... (往下繼續閱讀)

Facebook line twitter

文章目錄

Artifact 讓你參與網路世界的「品味」

Artifact 讓你參與網路世界的「品味」

由 Instagram 的共同創辦人打造的人工智慧新聞應用程式 Artifact,在最新版本中新增了一項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標註不良文章,成為打擊點選誘因的有力武器。如果這類文章被 Artifact 收到足夠多的檢舉,Artifact 可能會更改標題。Artifact 的 Kevin Systrom 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 The Verge,如果一篇文章有足夠多的檢舉被收到,Artifact 會根據情況考慮調整文章的分發,甚至會因此更改一些被認為具有誤導性的標題。因此透過這項功能,開發者希望能夠透過社群化的方式,協助社群篩選出更有助於閱讀的文章。

功能與反思

這項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使用者篩選不良的新聞報導,使社群只看到最有用的文章,減少點選誘因的影響。然而這需要開發者進一步解決一個問題:如何界定點選誘因?以語言為例,點選誘因通常包含吸引人的標題、不實或部分不實的新聞內容等。但是這些標準往往有一定的主觀性,即因人而異。對於報導的作者、讀者、編輯和平臺的不同角色而言,可能會對「點選誘因」的定義存有不同的意見。因此這也凸顯出溝通和互動的重要性:開發者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與使用者交流,讓輿論和臆斷不至於阻礙其實現目標。

建議

這項功能是一個開始,社群化篩選的方法也有許多,例如引進公共評論與討論、提供可靠的新聞來源、開發更多的篩選工具等等。但是這些步驟的成功實現仍然需要公眾的參與和接受。部分的角色、負責任的開發商、積極參與的讀者和主流媒體都可以嘗試進一步體現他們的責任感、追求真相的精神以及對社群和公眾事務的貢獻。

browser extensions-chrome 外掛,新聞點選率,標註文章,點選誘因
黃庭庭

黃庭庭

Sr. Product Manager

嗨!大家好,我是黃庭庭,一位資深的產品經理。從我大學畢業以來,我一直在產品經理這個領域打滾,已經有超過10年的豐富經驗。 我對產品經理的工作充滿熱情,並且享受從設計到開發到最終產品上線的整個過程。我擅長與不同領域的團隊成員合作,從而為產品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