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推出 20 億美元計劃以促進本地 IT 硬體生產
印度最近宣布了一個高達 20 億美元的計劃,旨在鼓勵當地企業生產膝上型電腦、個人電腦、伺服器以及相關的邊緣計算裝置,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該計劃稱為“生產連結激勵計劃”,以銷售量為基準,採用滑動比例提供現金獎勵,計劃為期六年,預計吸引 2.95 億美元的投資並產生大約 20.47 億美元的增量生產,並創造超過 20 萬個就業機會,其中 75,000 個是直接就業機會。
爭當政策引領者
印度政府此舉是為了在全球硬體製造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進一步加固本地經濟並挑戰中國。此前,印度一直是消費電子產品的最大輸入國之一,主要從中國進口。隨著該計劃的啟動,印度希望在技術方面與中國展開直接競爭,以減少對中國進口硬體的依賴。
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在推動相關的計劃來促進電子和電信裝置制造業的發展,其提供了類似的激勵計劃,以鼓勵企業在印度生產智慧手機。企業如三星、富士康以及少數為蘋果工作的公司,例如 Wistron 和 Pegatron,都已經申請了該項汽車激勵計劃。
重要的機會
印度通訊和電子協會(ICEA)主席 Pankaj Mohindroo 表示:“我們當前進口了大部分用於消費的膝上型電腦和平板電腦。這個修訂後的生產連結激勵計劃將不僅促進國內製造業,還可能使國際領先的 IT 硬體制造商,如膝上型電腦和平板電腦受惠於此。我們敦促全球業界認識到這一點,並將印度視為 IT 硬體產品製造的重要目的地。”
自從過去八年,南亞國家的電子制造業以每年 17%的增長率增長,僅次於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手機生產國,手機出口額今年超過 110 億美元,這些資料說明,印度擁有巨大的潛力,涉及 IT 硬體的生產和出口也有著巨大的機會。
困難和挑戰
然而印度政府計劃實施的道路並不順暢。一方面,早在 2018 年計劃就已預告,但由於制造商無法在投資印度生產 IT 硬體上看到足夠的財務激勵,計劃出現了延誤。原本的預算為 8.92 億美元,與吸引高達 3.035 億美元的投資相聯動。但是更新的計劃將預算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時減少了符合要求的外部投資總額。
印度這種撐起重櫓的行為,一方面表明當前經濟環境形勢日益嚴峻,需要透過此舉給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更貼切的是,它也強調了印度想在電子裝置制造業成為一個硬體淨出口國家的潛力和意願。
結論
印度在 IT 硬體生產和出口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該計劃將幫助該國發展成為全球重要的硬體製造國。隨著全球市場的不斷變化,印度需要繼續推動相關政策來提高制造業的競爭力和產值,加固印度作為全球制造業趨勢中的重要角色。即使在困難的經濟情況下,印度也應該繼續開展這些計劃,以便讓印度進一步發展其經濟和制造業的實力,索取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