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 與 Waymo 合作推動自駕車計程車服務普及化
近日自駕車技術公司 Waymo 與共乘服務公司 Uber 宣布合作,將於鳳凰城開始供應「機器人計程車」服務。這個合作意味著消費者可從 Uber 應用程式中預約 Waymo 自駕車的服務,其中一定數量的 Waymo 自駕車將供消費者搭乘或是使用 Uber Eats 送餐。這個多年期的合作旨在將 Waymo 的自駕車技術和 Uber 的大量共乘和送餐網路結合。
自駕車服務面臨的困難:管理成本和技術約束
自駕車服務面臨許多困難,其中一個是成本少量生產和運維路線的高昂成本。此外機器人車的技術約束也是一個挑戰,因為它們需要更多資源和操作細節來執行。而且在 COVID-19 疫情之下,自駕車服務面對更大的挑戰,因為人們較少出門並使用計程車和共乘。
相較之下,由人駕駛運營的共乘服務如 Uber 和 Lyft 成本較低。不需付出高昂的技術開發成本,也不必擔心維修成本過高。應用程式上的管理也相對簡單,城市內的所有地方都可以開放使用。
過去的攻訐與合作
不久前,Waymo 和 Uber 前仇人今日朋友,宣布合作,這背後必然有其深入的原因。2017 年,Waymo 聯邦起訴了 Uber 和它的子公司 Otto,聲稱他們竊取了公司的商業機密和侵犯了專利。2年後,Uber 承認竊取了部分 Waymo 的技術,並承諾將其用於將來的開發。此外前 Google 工程師 Anthony Levandowski 因竊取 Waymo 的商業機密被判入獄 18 個月,但被時任總統特朗普赦免。
然而在公布合作時,雙方沒有提到上述過去所發生事情。不可否認,這個合作將讓兩家公司實現互利共資,為打破不久前因緊急狀況而陷入的自駕車服務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救濟。
總結
從現況來看,人們對自駕車服務的信心仍需時間磨合。共乘巨頭 Uber 和自駕車技術公司 Waymo 的這次合作,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自駕車服務未來發展模式——彼此之間彼此良性互動和協作,實現雙方互勝互利。作為消費者,有機會更快、更方便地體驗到技術的進步和創新,也要謹慎地考慮自駕車服務的安全性,並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公共政策討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