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 Gartner Hype Cycle:生成式 AI 跌入「誇大期望的高峰」
誇大期望的高峰
每年的 Gartner Hype Cycle 都是 Gartner 對技術成熟度與未來潛力的跟蹤,而今年 2023 版的 Gartner Hype Cycle 中,首次將生成式人工智慧(AI)定位在「誇大期望的高峰」階段。這或許不會讓許多人感到驚訝。
Gartner 的分析師 Arunk Chandrasekaran 在接受 VentureBeat 的存取時表示:「生成式 AI 當然不是一個單一的技術,它包括了從基礎與擴散模型到提示工程工具等各種技術。」他補充道:「所有這些都推動了生成式 AI 的發展趨勢。」
然而他也表示生成式 AI 所面臨的誇大期望是無可否認的。他解釋說,「每個供應商都在企業的首席訊息官或技術長面前競相鼓吹其產品中具備生成式 AI 的能力。」他還指出,高層管理人員在這個領域面臨了一些困惑,包括如何評估各種功能的自定義程度以及相應的安全與隱私措施。
他還指出,使用者和購買方也存在著困惑或混淆,「生成式 AI 被定位為接近人類智慧水平的技術,很多人將其與通用人工智慧(AGI)等其他 AI 技術混為一談。」他補充道:「還有一些人將生成式 AI 與其他 AI 技術混淆,他們應該使用預測性 AI 或因果性 AI 等替代品。」
誇大的期望與數量爆炸的問題
然而誇大的期望並非唯一的原因。Chandrasekaran 指出,AI 達到誇大期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產品聲稱具備生成式 AI 能力的數量之巨大。他表示:「這數量之大令人嘆為觀止。」他還提到:「我們不僅在封閉源生態系統中,也在開源生態系統中看到了生成式 AI 模型的真正普及。」
然而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混淆。Chandrasekaran 表示供應商聲稱其產品的生產效率節節攀升,但「對於我們的使用者來說即使他們看到了某些好處,也遠遠不及供應商當前所聲稱的效益。」他指出,在一些客戶面向的應用案例中,存在著降低風險和部署生成式 AI 模型的挑戰,以確保不會產生錯誤的結果,而這也是生成式 AI 被定位在「誇大期望的高峰」的原因所在。
生成式 AI 在 Gartner Hype Cycle 上的下一步
Gartner Hype Cycle 的下一個階段當然就是「幻滅的轉折期」,Chandrasekaran 表示由於競爭激烈,這是不可避免的。他指出:「現在已經開始發生這種情況了,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他提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這項技術是否能夠為企業乃至整個社會長期帶來價值?」儘管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但他表示根據當前初步的證據,客戶對這項技術還不能完全嗤之以鼻,「人們仍在試圖平衡炒作與現實之間的關係」。他還問道:「生成式 AI 會更緩慢地走過誇大期望的高峰嗎?」或者它將直接跨越進入「生產力平臺的臺地」階段,即主流採用開始蓬勃發展,評估供應商可靠性的標準更加明確,技術的廣泛市場應用和相關性得到了明確的回報?對此他回答說:「很難說。」
VentureBeat 的使命是成為技術決策者的數位化集市,以獲取有關轉型企業技術的知識並進行交易。
延伸閱讀
- OpenAI 的創意寫作 AI 讓人想起高中文學社那個討人厭的孩子
- 亞馬遜成立新型代理 AI 團隊,將如何改變科技未來?
- 加州新 AI 法案出爐,SB 1047 作者再推出改革措施!
- 「搶先報名!TechCrunch Sessions: AI 演講者申請截止日期迫在眉睫!」
- MWC 最新報導:AI 影響力的兩極化觀點首次曝光!
- 《超級瑪利歐成為 AI 基準測試的新標準!你絕對想不到的理由》
- Google 推出 SpeciesNet:專為識別野生動物而設的人工智慧模型!
- 安瑟普提克獲得 35 億美元巨額資金 瞄準人工智慧未來!
- OpenAI 重磅推出 GPT-4.5:歷史上最大的語言模型來了!
- 探索 DeepSeek:你必須理解的 AI 聊天機器人應用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