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

AI 先驅李飛飛:AI 政策必須根據「科學,而非科幻」!

李飛飛:未來人工智慧政策的三大原則從科學出發,避免科幻迷思在當前的科技變革中,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驚人,而政策制定者們面對的挑戰亦隨之增大。史丹福大學的電腦科學家及創業者李飛飛(Fei-Fei Li),被冠以「AI 教母」,她在即將到來的 AI 行動峰會前,提出了未來 AI 政策 .... (往下繼續閱讀)

分享到 Facebook 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Twitter

文章目錄

AI 先驅李飛飛:AI 政策必須根據「科學,而非科幻」!

李飛飛:未來人工智慧政策的三大原則

科學出發,避免科幻迷思

在當前的科技變革中,人工智慧(AI)的發展速度驚人,而政策制定者們面對的挑戰亦隨之增大。史丹福大學的電腦科學家及創業者李飛飛(Fei-Fei Li),被冠以「AI 教母」,她在即將到來的 AI 行動峰會前,提出了未來 AI 政策制定的三大基本原則。

首先李飛飛強調所有政策應當根植於「科學,而非科幻」。這意味著,政策制定者必須專注於當前之實際情況,而非追求那些浮誇的未來情景。她指出,包括聊天機器人和輔助程式在內的 AI 技術,並不具有意識、自由意志或意圖,這一點是避免產生不切實際的情景與恐懼的關鍵。

務實優先,激勵創新

其次李飛飛主張,政策應當是「務實的,而非意識形態的」。她認為,政策的制定要力求減少意想不到的後果,同時還要能事實上促進創新。這一觀點反映出在當前快節奏的科技環境中,如何找到一條既能推動發展,又不至於造成混亂的道路。

開放與資源的重要性

最後李飛飛還提到,這些政策必須賦能整個 AI 生態系統,包括開源社群與學術界。她指出,「開放取得 AI 模型和計算工具對於進步至關重要。」她警告道,約束資源的獲得將製造障礙,特別是對於資源稀缺的學術機構與研究者而言,將會延緩創新步伐。

結語:面對未來的挑戰

李飛飛的三條原則可謂響應了當前社會對 AI 迅速進步的共同關切。在光怪陸離的科幻想像中,她呼籲世人回歸到理性與科學的根基上,著眼於實際挑戰,制定出既能促進科技進步,又能維護社會責任的政策。在未來的日子裡,如何在科技的發展與道德的界限中找到平衡,將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課題。

AIEthics-李飛飛,AI 政策,科學,科幻,AI 先驅

延伸閱讀

江塵

江塵

Reporter

大家好!我是江塵,一名熱愛科技的發展和創新,我一直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追求。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科技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因此,我希望透過我的部落格,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科技資訊、趨勢和創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