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ink 推出 Blink Copilot,引入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到安全操作中
由 Ron Miller 提交 於 8 小時前
一、Blink Copilot 介紹
近期,Blink CEO Gil Barak 指出安全操作自動化有三個明確的時期。第一個時期需要專家編寫工作流,需要花費幾週甚至幾個月才能製作一個工作流。近年來低程式碼方法讓使用者可以將元件拖放到工作流中,幾乎完全不需要使用者輸入,極大地加快了製程。第三個時期剛剛開始,即能夠描述工作流程並讓平臺為您構建工作流。隨著大型語言模型的廣泛使用,該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這樣一個工具。
Blink Copilot 是第一個真正的無程式碼[安全操作工作流程工具],意味著你只需輸入提示,它就會產生一個低程式碼工作流程,然後該工作流程實際執行程式碼。
使用者輸入提示之後,Blink Copilot 可以根據其描述生成工作流。例如,如果您輸入提示"For each issue in Wiz, open a ticket in ServiceNow for the relevant event engineer, and tell them they have 48 hours to fix it",則它會建立一個類似如下的工作流:
(圖片來源: Blink)
Blink Copilot 有些類似上星期在紅帽峰會上釋出的 Ansible Lightspeed,但 Blink Copilot 是在自動化安全操作方面進行操作。該公司正在與多家大型語言模型提供商(包括 Microsoft、Google 和 OpenAI)合作,並表示他們已經設計了這個工具,可以插入多個模型。
二、風險與智慧自我保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它非常簡單易用,可能會有人在沒有所需技術知識的情況下構建工作流,而不理解正在構建的操作會產生什麼影響。Barak 指出,確實可能會出現此類問題,他認為在發布工作流之前,需要保證人員在內部進行檢查的步驟,以確保確保使用者的資訊安全。在工具不存在之前,有一段時間需要具備高度訓練有素的安全工程師,而現在這種情況完全相反。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每個人都在談論僱用和留住安全工程師有多難…現在客戶告訴我這看起來太簡單了,太容易使用了,如何新增防護措施以保護您的安全?因此這是我們現在正在新增的內容。”他說
三、自動化最小化營運成本
這款工具將幫助減少營運成本,並透過這種工具,實現安全工作流的自動化。這不僅會大大降低營運成本,而且還可以更快地應對安全事件。
總的來說 Blink Copilot 引入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到安全操作中,為操作流程自動化提供了新的方案。然而隨著自動化流程的加速,如何保障內部安全仍然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Editorial
雖然自動化流程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但同時也需要注意到相應的風險。保持嚴格的內部控制機制以及及時更新訓練程式至關重要,以盡可能地減少安全威脅及其他風險,並且讓員工充分意識到如何使用這種新技術。
Advice
遵循最佳實踐和內部監管標準是減少流程自動化風險的有效方法。應確保有一個增強的管理流程來監測系統和流程的變化,並持續改進和更新相關程式。此外充分提高員工安全保護意識是減少潛在威脅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最重要的是,管理層必須保持高度警覺,迅速回應事件並採取適當的措施。
延伸閱讀
- 《警惕!上千個曾曝光的 GitHub 私有庫,仍可被 Copilot 輕鬆存取》
- 微軟開始付費給出版商,讓 Copilot 推廣他們的內容!
- 全方位解析 Google Gemini:你必須知道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 Canva 收購 Leonardo.ai 強化生成式人工智慧實力!
- Meta 暫停在巴西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
- TTT 模型可能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前沿
- Presti 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家具產業的產品攝影
- CIO 們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擔憂呼應了雲端計算初期的擔憂
- 音樂影片分享應用程式 Popster 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讓藝術家重新製作影片
- Meta 計劃將生成式人工智慧引入 Metaverse 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