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撰寫劇本和偽造演員:好萊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罷工的關切
簡介
在過去的 60 年裡,美國編劇工會(WGA)和美國演員工會(SAG)首次同時對抗電影和電視製片人協會(AMPTP)。他們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工作條件、合理薪資以及人工智慧(AI)對他們的職業的不斷侵蝕。電影和電視行業中使用 AI 並不是新鮮事。許多常見的後期制作技術在特效、色彩分級、動畫和影片編輯中使用了 AI 技術。《魔戒三部曲》不僅是 21 世紀初的一個重要時刻,也展示了 AI 在電影製作中的應用。其中「賽頭城之戰」使用了計算機生成的 AI 軍隊,創造了影史上最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之一。但在當前的罷工中,引起關注的是 AI 中的一個子領域,即生成式人工智慧。達成保護創意專業人士的平衡以及生成式人工智慧作為一個有用工具的應用,至關重要。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與所有人工智慧一樣,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將現有資料(內容)作為輸入,使用算法處理這些資料、識別模式並生成輸出,例如影象或文字。生成式人工智慧的重要之處在於其能夠相對自主地進行所謂的 "學習 "過程,並生成原創內容。許多人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最熟悉的是它所提供的越來越精細的深偽(deepfake)技術。有一位 31 歲的建築工人使用 AI 影象生成器 Midjourney 創造出了現在臭名昭著的宗座方濟各穿著超大號夾克的影象。生成式人工智慧透過中間旅途(Midjourney)、穩定擴散(Stable Diffusion)、Meta 和 OpenAI 等公司在主流上受到了歡迎。OpenAI 因其大型影像模型 Dall-E 和大型語言模型 ChatGPT 而聞名。
好萊塢的關切
好萊塢工作者對於 AI 的擔憂是合理的。他們擔心 AI 不僅會用於支援技術性工作,例如色彩分級或在遠處新增角色,而且還將取代創意性工作。對於 WGA 和 SAG 來說他們還擔心入門級工作(例如編劇助理和臨演)將被 AI 大量取代。這將顯著減少進入職場的人獲得所需技能和經驗的機會。隨著 ChatGPT 版本的不斷改進,編劇們也一直在思考他們是否會與大型語言模型共享劇本的創意控制權。這也引發了一些問題,例如如何歸屬這些作品、誰或什麼會獲得榮譽、並因此支付如何分配。這些工會並不完全反對使用 AI。WGA 提出了人工智慧和 AI 協作的模型,生成式人工智慧可以生成劇本的初步版本,然後由人類編劇進一步完善。但許多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提議會使編劇們與創意流程疏遠,將編劇重新定位為文字編輯者。
版權問題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中,同意(consent)與版權問題密切相關。喜劇演員莎拉·西爾弗曼(Sarah Silverman)當前正在起訴 OpenAI 和 Meta,指控他們在未經她同意的情況下使用了她的作品來訓練他們的 AI 模型,以粗略複製她的喜劇風格。她的作品被列入機器學習資料集並不足為奇。這個資料集包含數十億個資料點,基本上涵蓋了在網際網路上出現的所有內容。儘管生成式人工智慧被認為可以生成原創內容,但更好的方式是將這些內容視為重新混合。這些模型本質上是吐出它們所被訓練的內容。如果它們成為電影和電視行業的基礎,我們的文化產品的原創性則將受到質疑。流媒體服務已經在算法化的品味選擇上為觀眾做了準備。生成式人工智慧將延續這個現有的趨勢。如果製片公司過度依賴這些技術,那麼我們所提供的"新"內容很可能只會回聲以前的內容。這甚至可能使我們離平等代表的目標越來越遠,因為這些 AI 模型存在著偏見,這是有充分證據的。
合作而非剝削
當工作者爭取行業規範,禁止 AI 取代人類時,需要強調的是這並不等於要全面禁止這項技術的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已經在電影中以有價值且引人入勝的方式使用。一個早期的例子是大衛·法蘭斯(David France)的 2020 年紀錄片《歡迎來到車臣》(Welcome to Chechnya),該片探索了俄羅斯對 LGBTQ+人士的迫害。法蘭斯使用了人工智慧進行了大量的後期制作工作,生成合成音樂和合成面孔,以保護受訪者的匿名性同時保持他們的人性。在版權問題上核心問題是如何平衡保護創作者權利和文化產品開放性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立法措施,使生成式人工智慧與創意合作成為可能,同時確保創意工作者不被剝削以進一步集中權力。今年 6 月,美國電影導演協會在與製片方的新勞資合同中獲得了不會被 AI 工具取代的保護。希望這種保護措施也能擴充套件到編劇和演員身上。否則,在好萊塢,AI 可能真的會霸佔整個節目。
原文連結: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3-07-computer-written-scripts-deepfake-actors-heart.html
延伸閱讀
- 「生成式 AI 新創公司 Runway 與好萊塢電影巨頭簽署合作協議!」
- 好萊塢人才平臺 HUSSLUP 停止運營,面對工作減少的挑戰!
- 全方位解析 Google Gemini:你必須知道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 「數位復活演員:好萊塢的噩夢還是未來的希望?」
- Canva 收購 Leonardo.ai 強化生成式人工智慧實力!
- Meta 暫停在巴西訓練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
- TTT 模型可能是生成式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前沿
- Presti 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家具產業的產品攝影
- CIO 們對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擔憂呼應了雲端計算初期的擔憂
- 音樂影片分享應用程式 Popster 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讓藝術家重新製作影片